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男科病

男科病

  • 字数: 17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覃湛,陈慰填,洪志明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67815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男科现代病名为依据,以中医治疗疗效确切的常见病、多发病作为切入点,以证型细分为纲,以名家医案为目。选取的古代名医医案,主要以明清为主,例如龚廷贤、陈士铎等。现代名医医案以重量名老中医(例如施今墨、刘渡舟等)、国医大师(王琦、颜德馨等)为主。全书分为不育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章节,对名医医案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深入浅出的介绍名医经验,以冀读者能快速理清思路,掌握辨证用药的诀窍。
目录
不育症
一、肾阳虚损证
龚廷贤医案(无子源于阳虚精冷,育麟犹需固本健阳)
陈士铎医案(阳气大虚故难嗣,助气仙丹补脾肾)
陈文伯医案(阳虚不振,温肾活精)
李广文医案(阳虚精弱,温肾壮阳,羊睾为引)
戚广崇医案(少弱畸精源肾虚阳弱,经方天雄丸温肾助毓)
二、肾精不足证
陈士铎医案(填精益髓无金石之犯,血肉有情而精少得生)
陈文伯医案(核放射物质伤肾精,补肾填精调和阴阳)
徐福松医案(补肾不忘健脾,聚精兼助液化)
戚广崇医案(通补兼施,妙用蜂房)
三、肾气不足证
戚广崇医案(肾气不足精死难育,附桂八味益肾助嗣)
李海松医案(从气论治,灵活变通)
四、阴阳两虚证
李日庆医案(益肾生精,调补阴阳)
五、气血两虚证
陈士铎医案(气血两虚非独妇人,补气生血则精亦全)
六、肝肾不足证
陈士铎医案(肝气不足阳物细小,肝心肾同补建奇功)
徐福松医案(免疫性不育,从肝肾论治)
陈志强医案(肝肾虚兼弱精,补益肝肾调精灵)
七、脾肾不足证
陈文伯医案(脾肾不足见精竭,先天后天同补精)
陈德宁医案(健脾补肾,药食并用)
八、阴虚火旺证
陈士铎医案(精热难存养,治宜滋阴,水旺而火自平)
陈文伯医案2则(养阴清热,益肾生精,寒热并用,调和阴阳)
九、心肾不交证
陈士铎医案(火不济水致精寒,温精毓子交通心肾)
戚广崇医案(早泄不育,身心同治)
十、痰浊内扰证
陈士铎医案(精中带湿故难嗣,健胃补肾则湿泄)
戚广崇医案(痰湿内扰难液化,温胆化精提活力)
陈志强医案2则(辨病辨证相结合,健脾化痰兼开郁)
十一、肝气郁结证
陈士铎医案(木失条达宗筋弛,疏肝解郁心气顺)
十二、气滞血瘀证
王琦医案(活血化瘀治筋瘤,补肾活血乃生精)
戚广崇医案(活血通精治少精,补益肾精顾其本)
陈志强医案(气滞血瘀伤阴精,行气活血精得生)
十三、气虚血瘀证
崔学教医案(筋瘤治以益气升提、行瘀活血,补中益气汤合槐榆煎加减)
袁少英医案(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从瘀论治)
十四、湿热蕴结证
王琦医案(湿热蕴结碍液化,清热利湿兼养阴)
十五、不明原因不育
秦国政医案(无证可辨,宜补肾活血)
前列腺炎
一、湿热下注证
孙一奎医案2则(清热利湿,兼顾阴分)
吴鞠通医案3则(三焦立论,治浊重在湿热)
张聿青医案2则(湿热下袭,清利勿过)
费绳甫医案(虽以苦寒清湿热,必兼甘淡养胃阴)
丁甘仁医案(水液混浊皆属热,清肝渗湿兼祛瘀)
王渭川医案(清热化湿,随症加减)
程门雪医案2则(孟河学派,用药轻清,善用经方,育阴清热)
徐福松医案(草薜分清,前后分消)
二、湿热瘀阻证
胡希恕医案(炎是客邪证各异,虚实不同治有殊)
史道生医案(杜绝诱因,解毒散结,清涤下焦)
王琦医案(瘀浊阻滞论精浊,分期论治用经方)
崔学教医案(以通为用,内外用药)
陈志强医案(清利湿热,化瘀通络)
孙自学医案(湿热胶结,利湿祛瘀)
三、肝经湿热证
薛己医案(茎出白津非独虚,肝经湿热亦须明)
张珍玉医案(清肝经湿热,兼利尿通淋)
史道生医案(误服壮阳之品,治宜解毒利湿,清涤下焦)
四、肾经实热证
张锡纯医案2则(辨肾经实热,清肾汤主之)
五、寒湿内蕴证
胡希恕医案(寒湿内蕴,外寒内饮,五苓散方证)
曾庆琪医案(下焦虚寒血瘀,温经汤通补兼施)
六、热毒淋证
曹开镛医案(急性起病,清热通淋)
秦国政医案(疮疡论治慑陛前列腺炎)
七、虚寒里急证
胡希恕医案(虚寒里急,小建中汤主之)
八、肾虚血瘀证
叶天士医案3则(奇经用药,擅用血肉有情之品)
徐福松医案(久病必虚必瘀,补肾活血致精浊)
九、气滞血瘀证
吴鞠通医案(房事不遂治精管,活血通淋建功)
十、阴虚火旺证
王旭高医案2则(肝肾阴虚,养阴息风,怡情开郁)
丁甘仁医案(贯通伤寒与温病,辨湿热偏胜治浊)
屠揆先医案(滋养肾水,兼以通络)
谢海洲医案(清泻相火,益肾涩精)
徐福松医案(房劳伤阴,滋阴固肾)
十一、肾虚夹湿证
张聿青医案(肾虚夹湿,补肾渗湿)
邹云翔医案(益肾、理湿、和络,标本兼顾)
程门雪医案(温肾化气,清利湿浊)
万友生医案(湿热瘀阻勿忘虚,尿后阴痛辨虚实)
徐福松医案(虚实夹杂,古方化裁)
陈志强医案(精浊乃肾虚膀胱热,温通清化治精浊)
十二、脾肾两虚证
王旭高医案2则(脾肾两虚精浊难愈,脾肾双补固下焦)
张聿青医案(气虚滴白,健脾补中)
张锡纯医案(病起寒湿失治,散肝风固肾气)
程门雪医案(健脾而补中,温肾助气化)
徐福松医案(中虚宜健脾,滴白宜固肾)
十三、肾阳虚损证
王旭高医案(病久伤阳,温阳化浊)
十四、心肾两虚证
朱丹溪医案2则(滋阴降火,兼清湿热)
十五、气血两虚证
薛己医案3则(脾肾并重,滋其化源)
十六、肾阴不足证
费绳甫医案(虽以苦寒清湿热,必兼甘淡养胃阴)
……
前列腺增生症
勃起功能障碍(阳痿)
早泄
阴茎异常勃起
精索静脉曲张
附睾炎
精囊炎
水疝(鞘膜积液)
男性乳房发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