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 字数: 4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 作者: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李伟霞 译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8429890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一部伦理学著作。全书内容共由七部分组成。前面六个篇章,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了人类的情感和伦理道德产生的原因和基础;第七卷“道德哲学的理论体系”,则在前六卷的基础上对此前的各种伦理学体系作出述评。亚当·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保持和谐的奥秘。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举世认可的现代经济学之父,同时他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对《道德情操论》先后进行了6次修订,正是在修改过程中完成了《国富论》,甚至《国富论》首页上还强调“《道德情操论》的作者”。
目录
第一卷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论合宜性
第一章同情
第二章相互同情的愉悦
第三章比较感情的“一致性”来判断他人的情感表达是否适宜(一)
第四章比较感情的“一致性”来判断他人情感表达是否适宜(二)
第五章亲切和值得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论各种情感的合宜程度
引言
第一章源于生理的情感
第二章思维定式产生的情感
第三章不友好的情感
第四章友好的情感
第五章自私的情感
第三篇论顺境和逆境如何影响人对合宜性的判断;为何一种情况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
第一章旁观者的感受远不及当事人那般强烈
第二章追逐名利兼论社会阶层的不同
第三章趋炎附势风气对道德情操的败坏
第二卷论奖励与惩戒的对象——功与过
第一篇论认识功劳与过失
引言
第一章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感激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获得奖励:同样,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怨恨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受到惩戒
第二章合宜的感激对象与合宜的怨恨对象
第三章不赞同施恩者就不会同情受益者的感激;反之,赞同加害者就不能体会受难者的怨恨
第四章对前几章的要点论述
第五章对功过感的解析
第二篇论认识正义和仁慈
第一章两种美德的区别
第二章正义感、悔恨感,兼论对功劳的意识
第三章造物主赋予心灵这种构造的作用
第三篇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引言
第一章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
第三章情感变化不定的最终原因
第三卷论我们评价自身情感与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第一章自我赞许和不赞许的原则
第二章对赞美和值得赞美的喜爱;兼论对责备和该受责备的畏惧
第三章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自我欺骗的天性,兼论概括性准则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道德的概括性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且它们被看做造物主的法则
第六章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是我们行为的唯一原则;且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同其他动机一起起作用
第四卷论效用性对赞同感的影响
第一章效用性的表现形式:美感
第二章效用的外表赋予人的性格与行为的美
第五卷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作用
第一章习惯和风气对我们有关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第二章习惯和风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引言
第一篇个人的品质对自己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第二篇个人的品质对别人幸福的影响
引言
第一章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所依据的次序
第二章天性致使社会团体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次序
第三章普施万物的善行
第三篇自我控制
第四篇结论
第七卷道德哲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篇道德情感理论中应加以研究的问题
第二篇各种美德之本质的学说
引言
第一章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学说
第二章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学说
第三章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学说
第四章美德存在于邪恶之中的学说
第三篇各种赞同之性质的学说
引言
第一章赞同存在于自爱之中的学说
第二章赞同存在于理性之中的学说
第三章赞同存在于感觉之中的学说
第四篇不同的作家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