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纪录片导论

纪录片导论

  • 字数: 33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作者: (美)比尔·尼科尔斯(Bill Nichols) 著;陈犀禾,刘宇清 译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60430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比尔·尼科尔斯编著的《纪录片导论(第2版)》详细地考察了纪录片这种迷人的电影制作形式,将一系列问题分成不同的章节。这些问题涵盖了纪录片的定义、道德、内容、形态、种类以及政治等诸多方面。由于纪录片所面对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具体世界而不是电影制作者想象出来的一般世界,因此,它与各种类型的故事片(科幻片、恐怖片、惊险片、情节剧等)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迥然不同。与故事片相比,拍摄纪录片的目标预设不同,电影作者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性质不同,对观众的期待也不同。本书假定摄影影像、磁带影像和数字影像与它们所再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极其强大的,即使它们也可以被有效伪造。
作者简介
比尔·尼科尔斯(1942年出生),是美国电影评论家和理论家。纪录片的当代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提供了纪录片的研究和生产的概念框架。他是纪录片电影学院顾问委员会名誉,是旧金山州立大学电影系教授。
目录
第一章 怎样界定纪录片?
迈入黄金时代
寻找共同点:定义纪录片
模糊的概念与变化的过程
组织机构
从业者的团体
文本库:传统、时代、运动和模式
观众群体:假设、期待、证据以及影像的指示性
第二章 为什么道德问题对于纪录片的制作很重要?
纪录片如何表现世界
表现他人的道德
道德的目的
电影制作者、人民、观众
第三章 什么赋予纪录片专属的“声音”?
“声音”的特质
“声音”的范畴
纪录片与演说者的声音
第四章 什么让纪录片迷人而且可信?
传播的三角形结构
具体的事件和抽象的概念
公共性议题,反复性话题
“说服”的挑战
隐喻的力量
第五章 纪录片制作如何起步?
早期电影中的神秘“起源”
现实主义以及表现现实的愿望:纪录电影不完善的基础
纪录电影作为多种元素的综合
20世纪20年代:纪录片开始独立发展
第六章 如何区分纪录片之间的差别?
纪录片的类型、样式以及说明模式和诗意模式
纪录片中的类型与样式:分类的必要
纪录片及其与其它类型电影的关系
纪录片:样式和模式
纪录片的模式与电影制作者的“声音”
诗意模式
说明模式
第七章 如何描述纪录片的观察模式、参与模式、
反身模式和述行模式?
观察模式
参与模式
反身模式
述行模式
第八章 纪录片如何反映社会和政治议题?
纪录片中的人物:牺牲品还是代言人?
构建民族身份
对民族国家的质疑
超越民族主义:全新的认同形式
重新定义身份政治
社会问题与个人化描述
结语
第九章 如何写作有影响力的纪录片评论?
参考文献
影片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