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

《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刘占祥 著
  • 出版日期: 2010-08-01
  • 商品条码: 97878075263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老子》的"无——道——有"的思想体系,从意义生成方式、言说方式这两个诗学话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手,系统研究了《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的关系,清理了如"大音"、"大象"、"巧"、"拙"、"虚"、"实"、"玄"、"妙"、"朴"等等大量具有道家特征的中国诗学话语,期望能对构建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当代诗学话语尽上绵薄之力。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中国诗学的话语分析法以及本书的研究对象
1.诗学、中国诗学
2.话语
3.研究对象
二、《老子》研究现状以及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路数和理论价值
1.研究现状
2.研究方法
3.研究路数和理论价值
第一章"无——道——有":《老子》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道与《老子》之道
―、道
二、人之道与天之道:孔子之道与《老子》之道
第二节《老子》的"无——道——有"的思想体系
……
二、可以分析的逻各斯与只可体悟的道
第二节西方理性言说方式的形成
一、赫拉克利特之后的的理性传统
二、亚里士多德对西方理性言说方式的奠定
结语与余论
一、《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的关系
二、当前"国学热"背景下对20世纪90年代"失语症"问题探讨的再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