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与文本的校勘和解读
《诗经》新证成果的总结之作
字数: 18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西书局有限公司
作者: 蒋文著 著
出版日期: 2017-12-01
商品条码: 9787547516065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208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对历代尤其是清末以来的研究者利用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校读今本《诗经》的成果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全书共分为:利用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校正今本《诗经》文字、辨明《诗经》某字之读法、弄清《诗经》字词意义等几个方面,全面搜罗例证,并条分缕析,既有对成功例子的分析、总结和补充,又有对反面例子的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作者也提出了一些自己利用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校读《诗经》的创见。
作者简介
蒋文,1986年12月生于安徽芜湖。复旦大学汉语言专业学士、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芝加哥大学顾立雅中国古文字学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上古汉语词汇训诂。在《中国语文》《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译作多篇。
目录
第一章 ??
第一? 先秦秦?出土文??《??》字?研究的重要?值
第二? 本?涉及的先秦秦?出土文?材料的?明
第三?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行《??》文本校勘和解?的研究史述要
第四? ????概念的?明
(一)?於“《?》???”
(二)?於“字”、“?”之别
第二章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校正今本《??》文字
第一?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或??前人校改今本《??》文字的正?意?
(一)“歌以?之”之“?”??“?”之?(含“??”之“?”不??“?”之?)
(二)“往近王舅”之“近”可能?“迈”之?
第二? 先秦秦?出土文??明前人某些校改《??》文字的意???“以不???”
(一)“克?克比”、“比于文王”之“比”不??“从”之?
(二)“?惠我文王”之“惠”不??“定”之?
(三)“贰”不??“?(忒)”之?(含“不僭不?”之“?”可能?“?[忒]”之?)
(四)用?虚?的“止”不??“之”之?
(五)“三?作朋”之“作”不??“亡”之?(含“???人”之“?”不??“乍[作]”之?)
第三?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校正今本《??》文字的新??
(一)“戎有良翰”之“戎”可能?“我”之?字
第四?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校正今本《??》文字?需要注意的???题
第三章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辨明《??》某字之?法
第一? 先秦秦?出土文??示我?在《??》某字和???言中的某?之?建立起新的??,?而得到前所未?的新解?
一、前人成果?要
(一)“不遐有佐”之“佐”???“差/左”(含《??》“不遐”、“不瑕”之“遐/瑕”?全文“不?”之“?”??的是同一??)
(二)“??咎言”之“言”???“愆”
(三)“畏此罪罟”、“罪罟不收”、“天降罪罟”之“罟”???“?”(含“烈假不瑕”???“?/??不遐”)
(四)“惠于宗公”之“公”???“功”(含“肇敏戎公”之“公”???“功”)
(五)“甘?子同?”之“甘”???“敢”
(六)其他(“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之“右”即甲骨祭名“又”;“既阻我德”???“既沮我值”;“曷惠其?”、“?惠我文王”之“惠”即甲骨虚?“玄”;“?思其×”之“?”???“式”;“眉?”之“眉”???“?”;“土田附庸”之“附”???“?”)
二、我?的新??
(一)“月?于?”之“?”和“雉?于?”、“鸿??之”、“??于罾”之“?/?”??的是同一??
(二)“振古如兹”之“振”可能??“复”
(三)“?贰?虞”之“虞”可能??“?”
第二? 先秦秦?出土文??示我?《??》某字???某?,?而?助我?取???、理解故?
一、前人成果?要
(一)“俾???性”之“性”???“生”,理解?“生命”(含:“?”??“?”;“眉?”之“眉”???“?”;“似先公酋”之“酋”????猷之“猷”)
(二)“有兔爰爰”之“爰”的本字是“?”,故可??“敏疾”
(三)“弗禄?康矣”之“弗”的本字是“祓”,故可??“福”
(四)其他(“薄”、“?”???“搏”;“?”???“?”;表“?”?的“衍”???“侃”;“以介××”、“介?××”之“介”???“勾”;“具?以?”之“?”???“盍”;“陟降厥士”之“士”???“使/事”)
二、我?的新??
(一)“殿天子之邦”之“殿”的本字是“奠”,故可??“?”、“定”
第四章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弄清《??》字?意?
第一?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弄清《??》字?意?的已有成果
(一)“肇敏戎公”之“肇”???“敏”
(二)“克咸厥功”之“咸”?解?“事翠”
(三)《??》中部分“以”?解?“??”
(四)“不?不?”之“?”意思?“柔”相近
(五)其他(“福履”之“履”?可??“禄”;“敦商”、“?敦”之
“敦”??“迫”、“伐”;“雨?正”之“正”??“合?”、“?
?”;《??》一些“率”?改解???副?;某些???
“?”的“若”?改??“善”;“何天之休”、“封?王休”之
“休”??名?,理解?“?庇”、“庇佑”;“不?”?解?
“不耽?”、“不延?”;《敬之》?句理解;“惠而好我”之
“惠而”即“惠然”;“不廷”指不朝;“舍命”?“致其君命”;
“暴虎”指徒步搏虎;“文人”、“神”可指祖先;“公姓”之
“姓”、“友生”之“生”指族人;“?侯”?人?)
第二? 利用先秦秦?出土文?弄清《??》字?意?的新??
(一)“聿?多福”之“?”可能?理解?“接受”
(二)“予?明德”之“?”可能?理解?“感?”
??
?考文?
後?
摘要
(见附件) 本书的底稿是我2016年夏通过答辩的同名博士论文。此次出版基本保持了原貌,除第二章删去了一小节外,没有作太大改动,只在局部进行了一些补充和调整,原论文细节方面的种种错误亦已尽力修正。 这本小书篇幅不长,甚至可以说略显削薄,不过却有三点“长”处:一是标题长,虽然担心这个标题能否顺利挤入局促的书脊中,但从表意准确的角度考虑,没有勉强再作简省。二是目录长,本书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诗经》字词理解问题支撑起来的,我希望读者在翻阅目录时就能了解到本书究竟涉及了哪些问题,于是目录就变成了现在这番面貌——它其实兼具索引的功能。三是部分注释长,对于《诗经》这样的文本,任何一个字词背后都是一部漫长复杂的注疏史,本书尝试作了一点搜罗旧注、理清脉络的工作,为避免在正文中喧宾夺主,这部分内容大多被放进了注释中。 能够完成博士论文,并以此为始开启自己的职业研究生涯,我对命运心存感激。除了历史的进程、个人的努力外,当然离不开各位师长的帮助。 首先,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陈剑老师。本书中展开论述的例子有近三十则,其中绝大部分都由陈老师进行过具体的指导。我在动笔前常向陈老师求证思路正确与否,在撰写遇到困难时也总是向他求助,陈老师或指出我逻辑的漏洞,或提醒我注意遗漏的材料,或为我揭示正确的思考方向,甚至直接提示应该撰写的案例。博士论文初步完成后,陈老师审阅了全文,除了补充例证和材料、修改行文表述外,还校出了很多文字、格式、引文、标点的错误。陈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当然远远不止一篇博士论文。十三年来,他参与了我的人生,更塑造了我的学术生命。 我还要特别感谢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张金耀老师。本科二年级时我选修了张老师开设的《诗骚精读》,他的本业虽然是古代文学,却极为关注出土文献研究,课上介绍了不少利用古文字材料研究《诗经》的成果。因为这门课的关系,我第一次阅读了《泽螺居诗经新证》、《诗经古义新证》等名作。本书中讨论的一些问题,例如于省吾先生关于《诗经》中部分“止”是“之”之讹的意见,最早也是从这门课上得知的。如果不曾遇见张老师,一定不会有现在的这本书。 另外,我想致谢夏含夷老师。在确定以《诗经》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之后,我曾为如何找寻切入点、如何搭建框架苦恼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夏老师曾多次和我讨论,促使我最终下定决心以现在这样最平实直接的方式展开写作。从他那里,我接触到了西方关于《诗经》的研究,这些学习体会有一小部分反映在了本书中。此外,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学术工作者,我从他身上也学到了很多。 除以上三位外,还要感谢王瑜桢小姐、陈絜先生、范常喜先生、季旭升先生在我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所提供的资料帮助;感谢吴振武、吴良宝、冯胜君三位明审老师,两位盲审老师,以及参与我答辩的黄天树、董莲池老师;感谢中西书局的孙夏夏、田颖两位编辑对小书的勤付出。当然,还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各位师长,他们不仅为我的博士论文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多年来也给予了我许多支持和帮助。 有人说,博士论文是初出茅庐的学者献给学界的第一份见面礼,但愿我的这份见面礼不至于过分寒酸。关于未来,我希望能从一名当代出土文献研究者的视角出发,完成一部属于自己的《诗经》注本,虽然这大概终究是一件耗费一生却泯然无痕的事情。 蒋 文 2019年春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