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 字数: 49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张淑秋,王建新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67788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供药学类专业用)(在线学习版)》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入与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相关的实际案例,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章还有“学习导引”“知识链接”“本章小结”“练习题”等模块,增强了教材内容的指导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理论知识深入浅出、难度适宜。
目录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一、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
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三、生物药剂学的作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四、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药物的胃肠道吸收与膜转运
一、胃肠道的解剖学特征与功能
二、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
三、药物转运机制
四、药物转运体
第二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一、消化系统因素
二、循环系统因素
三、疾病因素
第三节影响药物吸收的药物因素和剂型因素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
二、剂型种类
三、制剂处方
四、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
五、制剂工艺
第四节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
一、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二、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与口服药物制剂设计
三、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其他应用
第五节口服药物吸收的评价方法
一、制剂学评价方法
二、生物学评价方法
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注射给药
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
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
第二节皮肤给药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吸收途径
二、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
第三节口腔黏膜给药
一、口腔黏膜的结构与药物的吸收途径
二、影响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
第四节鼻黏膜给药
一、鼻腔的结构与药物的吸收途径
二、影响鼻黏膜吸收的因素
第五节肺部给药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与药物的吸收途径
二、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第六节直肠与阴道给药
一、直肠部位的药物吸收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
二、阴道部位的药物吸收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
第七节眼部给药
一、眼的结构与药物的吸收途径
二、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
第四章药物分布
第一节药物的组织分布
一、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二、药物分布的临床意义
三、表观分布容积
四、影响分布的因素
第二节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
一、淋巴循环与淋巴管的构造
二、药物向淋巴系统的转运
第三节药物的脑内转运与血脑屏障
一、血脑屏障
二、药物的脑内转运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提高药物脑内分布的意义与方法
第四节药物的胎儿内分布与血胎屏障
一、血胎屏障
二、药物的血胎转运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胎儿内的药物分布
第五节药物的体内分布与新型给药系统设计
一、微粒型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分布
二、影响微粒型靶向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
三、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一节概述
一、药物代谢的概念
二、药物代谢与药理作用
三、药物代谢的部位与首过效应
第二节药物代谢酶与代谢反应
一、氧化酶与氧化代谢反应
二、还原酶与还原代谢反应
三、水解酶与水解代谢反应
四、转移酶与结合代谢反应
第三节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药物因素
第四节药物代谢在临床用药与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药物代谢与合理用药
二、药物代谢与剂型设计
三、药物代谢与前体药物设计
四、药物代谢与药物筛选
五、药物代谢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六章药物排泄
第一节药物的肾排泄及影响因素
一、肾小球的滤过
二、肾小管主动分泌
三、肾小管重吸收
四、肾清除率
五、影响肾排泄的因素
第二节药物的胆汁排泄及影响因素
一、药物胆汁清除率
二、药物胆汁排泄机制
三、影响药物胆汁排泄的因素
四、肠肝循环
五、研究药物胆汁排泄的方法
第三节药物的其他排泄途径
一、乳汁排泄
二、唾液排泄
三、肠道排泄
四、肺排泄
五、汗腺和毛发排泄
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
第一节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二、药物动力学的发展
第二节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二、药物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隔室模型和体内转运的速率过程
一、隔室模型
二、药物体内转运的速率过程
第四节药物动力学基本参数
一、速率常数
二、半衰期
三、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
四、药—时曲线下面积
五、血药峰浓度和达峰时间
六、表观分布容积
七、清除率
第八章单室模型
……
第九章多室模型
第十章多剂量给药
第十一章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第十三章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药物动力学的临床应用
附录一药物动力学符号注释
附录二拉普拉斯变换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