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髋部疾病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

髋部疾病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

  • 字数: 40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姚振江 等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676852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上篇针刀基础介绍该部位疾病概述、针刀应用解剖、影像学检查、针刀医学基础理论、针刀作用机制与治疗原则、针刀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内容。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架理论——网眼理论以及网眼理论的物质基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网眼理论揭示了软组织的力平衡失调是引起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的首要病因,阐述了软组织的起止点以及软组织的行经路线的力学应力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解释了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的病理过程,完善和丰富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网眼理论使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病变点的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的病理构架进行整体治疗的高度上来,明显降低了针刀治疗的复发率,提高了针刀治疗的。中篇针刀技术介绍针刀刀法概述、针刀闭合性手术操作,包括针刀手术器械,针刀手术入路,针刀手术操作方法,针刀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针刀手法概念及各部位常用针刀术后手法。下篇针刀临床介绍该部位疾病的概述、针刀应用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针刀治疗以及针刀术后康复及护理等内容。在针刀治疗部分,阐述了每种疾病针刀治疗原则,着重介绍了针刀闭合性手术的术式设计、体位、体表定位、麻醉方法、针刀具体操作步骤,并按照解剖学层次,描述每一支针刀操作的全过程,将针刀精细解剖学和立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应用到针刀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并提出了针刀术后整体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了康复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作者简介
吴绪平,男,三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教研室主任。先后指导海内外硕士研究生60余名,2002年12月赴韩国讲学,2003年3月和2011年5月赴香港讲学,2013年10月31日——11月5日赴澳大利亚参加第八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并做了学术报告。
吴绪平教授丛医36年来,一直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与针刀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主讲《经络腧穴学》《针刀医学》及《针刀医学临床研究》。研究方向为针刀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及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针灸、针刀专著50余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主持的教学课题“针灸专业大学生很好能力培养的探讨”,于1993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很好教学成果三等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针对家免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其成果达到靠前优选水平,于1998年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电针对家兔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影响的中枢通路研究”达到靠前优选水平,2007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5年10月荣获湖北中医药大学“教书育人,靠前教师”的光荣称号。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刀治疗学》和《针刀医学护理学》。2008年主编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2009年2月与张天民副教授共同编著大型系列视听教材《中国针刀医学》(20集);与张天民副教授共同主编《针刀临床治疗学》《分部疾病针刀治疗丛书》(1套9部)及《专科专病针刀治疗与康复丛书》(1套16部)。主编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针刀医学临床研究》,于2011年4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编《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于2012年4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影像诊断学》和《针刀治疗学》,于2012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姚振江,男,副主任医师,丹江口市中医院院长,丹江口市中医院湖北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十堰市很好中青年拔尖人才,十堰市很好医师,丹江口市名医。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十堰市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十堰市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
从事针灸康复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颈推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和以神经内科为主的疑难杂症。先后在《中国康复》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编委参与编写《针刀医学临床研究》研究生教材,担任《针刀美容整形外科学》副主编,主持完成《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等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2项,达到靠前靠前水平,荣获丹江口市科技进歩奖励证书。
李图均,男,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科主任。1987年9月以来,一直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中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92年至1993年在太和医院进修心内科,神经内科。2008年至2009年在广州军区广州军区广州陆军总医院心内科,ICU科进修。
擅长运用中药、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持科研成果2项,其成果达到靠前靠前水平。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篇针刀医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髋部的针刀应用解剖
第一节髋部体表标志与体表投影
一、体表标志
二、体表投影
三、对比关系
第二节髋部的软组织结构
一、髋前区与腹股沟区
二、髋后区
三、髋外侧区
四、髋部肌肉与运动的关系
第三节髋部的骨骼
一、髋部骨骼的正常形态
二、髋部的骨骼构造
第四节髋关节的稳定装置
一、髋关节的韧带
二、髋关节囊
三、髋关节周围的肌肉
第五节臀区滑膜囊
第六节髋部的血液供应
一、髋关节的血供系统
二、成人股骨头、颈区的血供系统
第七节髋部的神经分布
一、髋前区与腹股沟区的神经分布
二、髋外侧区的神经分布
三、臀区的神经分布
四、髋关节的神经支配
第二章髋关节生物力学
第一节力的基本知识
一、力的概念
二、力的三要素
三、几种常见的力
第二节髋关节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的关系
一、髋关节的结构
二、运动髋关节的肌肉
第三节髋关节的运动学
一、髋关节的运动范围
二、髋关节的力
第四节髋关节的静力学
第五节髋关节的动力学
第六节髋关节生物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三章髋部疾病病因病理学理论
第一节髋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
一、髋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概述
二、对髋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认识
三、髋部弓弦力学系统
四、髋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网眼理论
五、髋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对针刀治疗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髋部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理论
一、骨质增生概述
二、人体对髋部异常力学状态的调节和适应
三、骨质增生病理机制
四、髋部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理论对针刀治疗的指导作用
第三节髋部针刀治疗理论与经筋理论的关系
第二篇针刀医学影像诊断
第四章髋部疾病影像检查的优选原则
第一节X线检查的优选原则
第二节CT检查的优选原则
第三节MRI检查的优选原则
第五章髋部X线检查
第一节髋关节X线检查
一、髋关节正常X线表现
二、髋关节异常X线表现
第二节骶髂关节X线检查
一、骶髂关节正常X线表现
二、骶髂关节异常X线表现
第三节髋部的解剖变异
第六章髋部CT检查
第一节髋部正常CT表现
第二节髋部异常CT表现
第七章髋部MRI检查
第一节髋关节正常MRI检查
第二节骶髂关节正常MRI检查
第三节髋部异常MRI表现
第三篇针刀操作技术
第八章针刀术前准备
第一节针刀手术室的设置
第二节针刀手术的无菌操作
第三节患者的体位选择
第四节针刀手术的麻醉方式
第九章针刀操作方法
第一节持针刀方法
第二节进针刀方法
第三节常用针刀手术入路
第四节常用针刀刀法
第五节常用针刀术后手法
第六节髋部疾病针刀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七节针刀操作注意事项
第十章针刀术后处理
第一节针刀术后常规处理
第二节针刀意外情况的处理
第四篇针刀临床治疗
第十一章髋部慢性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髋部扭挫伤
第二节股内收肌损伤
第三节臀肌挛缩症
第四节臀中肌损伤
第五节髂胫束损伤
第六节弹响髋
第七节坐骨结节滑囊炎
第八节髂骨移植供区并发症
第九节大腿部条索状瘢痕挛缩
第十二章髋部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一节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二节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三节梨状肌综合征
第四节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十三章股骨头坏死
第十四章股骨头骨软骨病
第一节股骨头骨软骨炎
第二节小儿股骨头骨骺炎
第十五章强直性脊柱炎——髋部病变
第十六章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髋关节畸形
一、髋关节单纯屈曲畸形
二、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
三、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第十七章髋关节强直
第十八章髋关节开放性手术后关节功能障碍
第十九章股癣
第二十章髋部骨折
第一节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第二节股骨颈骨折
第三节股骨粗隆间骨折
第四节股骨大转子撕脱骨折
第五节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
第六节股骨髁部骨折
第五篇针刀医学现代研究
一、股内收肌损伤现代研究
二、臀肌挛缩现代研究
三、臀中肌损伤现代治疗
四、弹响髋现代研究
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现代研究
六、髋关节强直现代研究
七、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现代治疗
八、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现代研究
九、梨状肌综合征现代治疗
十、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现代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