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四诊抉微

四诊抉微

  • 字数: 14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清)林之翰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67462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四诊抉微》为中医诊断学专著,清·林之翰代表作。
    林之翰,清医学家。字宪百,号慎庵,别号苕东逸老。鸟程(今浙江吴兴)人。学理经验俱丰,遇名医则虚怀求教。行医济世,不计报酬,求诊者众。林氏博采《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籍理论及先哲精髓,并加详注,撰《四诊抉微》八卷,附《管窥附余》一卷,付梓于雍正元年(1723年)。主要讨论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及主病,着重指出中医诊法当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书中1~3卷,主论望、闻、问诊。详细论述了颜面、口、鼻、耳、目、齿、舌等部位的各种形色变化,以声音审查疾病的阴阳清浊新久、寒热虚实的方法,通过诊问人品起居、嗜欲苦乐来了解痰病变化,并详析张景岳“十问”,论三诊详确精要。4—7卷,主论二十九道脉,体、象、主病并参以先哲精髓,统而析之,不泥古论。第8卷主论六气之脉及节候之诊,附之以图。参之以诀,今后学者了了易明。后《管窥附余》1卷,列原脉体用、浮脉主里须知、沉脉主表须知等,每多新见。
    《四诊抉微》系统地总结了古今有关四诊成就,加以分类叙述,是四诊合参具体应用的重要诊法书籍。本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馆藏雍正元年本衙藏版本为对校本,常见繁体、古体、异体字均径改为筒体,方便学者阅读研习,为中医学术的普及和提高,彰显其效。
目录
卷之一 望诊
卷之二 望诊
卷之三 儿科望诊
卷之四 切诊一
卷之五 切诊二
卷之六 切诊三
卷之七 切诊四
卷之八 切诊五


摘要
    凡无故而忽有此三病者,多丧明,不可轻也。

    目病有恶毒者,为瘀血贯眼,初起不过赤肿,渐则紫胀,白珠皆变成血,黑珠深陷而隐小,此必于初起时,急针内脾、迎香、上星、太阳诸穴,以开导之;内服宣明丸、分珠丸、通血丸,迟必失明矣。

    又有瞳神内,不见黑莹,但见一点鲜红或紫浊者,此为血贯瞳神,不但目不可治,恐其人亦不久也;又有白轮自平,而青轮忽泛起突出者,此木邪郁滞,随火胀起也,泻火必先伐木。

    又有白轮连黑珠一齐突出者,或凝定不动,或渐出脱落,此风毒也,急于迎香、上星等处针之,失治必死。然予亦见有两目俱脱而不死者。

    目有无故忽失明,此为气脱,非佳兆也。大剂参、芪主之。然《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是又未可专恃参、芪也。然又有不同者,丹溪治一男子,忽目盲,其脉湿,谓有死血在胃,因数饮热酒故也,以苏木煎汤,调人参膏饮之,二日,鼻内、两手掌皆紫黑,此滞血行也。以四物加苏木、桃仁、红花、陈皮煎,调人参末,数服愈。

    又一男子,忽目盲不见物,脉缓大,四至之上,重按则散而无力,此为受湿。用白术为君,黄芪、茯苓、陈皮为臣,稍佐以附子,十余剂愈。人能察其脉而辨其因,斯上工矣。

    《汇辨》云:目赤色者,其病在心,色淡红者,心经虚热;白,病在肺;青,病在肝;黄,病在脾;黑,病在肾。黄而难名,病在胸中;白睛黄淡,脾伤泄痢;黄而且浊,或如烟熏,湿甚黄疸;黄如橘明,则为热多;黄兼青紫,脉来必芤,血瘀胸中。眼黑颊赤,乃系热痰,眼胞上下,有如烟煤,亦为痰病;眼黑步艰,呻吟不已,痰已人骨,遍体痠疼;眼黑面黄,四肢痿痹,聚沫风痰,随在皆有。目黄大烦,脉大病进;目黄心烦,脉和病愈。目睛晕黄,衄则未止;目睛黄者,酒疽已成。故先哲云:目睛黄,非疸即衄,目黄而头汗,将欲发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