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帝制得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帝制得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 字数: 36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作者: 杨天石 著
  • 出版日期: 2011-08-01
  • 商品条码: 97878076163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是作者的最新著作,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者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内容并不是陈旧的史料铺陈,而是挖掘尚未被学界利用的新资料。作者采择众说而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处处可见他犀利独到的观点。
内容简介
《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讲述了: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似乎还可以讨论。例如,多年来,人们将辛亥革命定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却一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强有力的论证,也很少有人要求这样的论证。似乎是一种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
目录
辛亥革命的特点与领导力量(代序)
第一章 孙中山由体制内改革转向体制外革命
一 体制内改革的试探――上书李鸿章
二 “振兴中华”伟大口号的提出
三 对清廷的最初一击――广州起义
四 伦敦被囚与《伦敦蒙难记》的写作
五 交结日本朝野

第二章 体制内改革――戊戌变法运动及其失败
一 改良思潮的兴起
二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与公车上书
三 各地维新活动
四 变法高潮与“百日维新”
五 围园除后密谋与维新变法的失败

第三章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合作与破裂
一 康有为力图以武力使光绪皇帝复位
二 梁启超的文化宣传活动及其思想新趋向
三 革命、改良两派的合作与破裂
四 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
五 孙中山与惠州起义

第四章 清廷的新政和袁世凯集团的崛起
一 清廷推行新政
二 袁世凯集团的崛起

第五章 新型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国内革命团体的出现
一 新型知识阶层走上政治舞台
二 拒俄运动与革命宣传热
三 黄兴与湖南地区的华兴会
四 湖北地区的科学补习所与日知会
五 蔡元培与江浙地区的光复会
六 岳王会与其他革命小团体

第六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一 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与访问第二国际
二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三 《民报》的出版与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四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五 革命报刊的继续发展

第七章 同盟会成立后的起义与暗杀活动
一 萍浏醴起义
二 同盟会的两广起义
三 光复会的浙皖起义
四 四川和东北的起义
五 广州新军起义与“三二九”起义
六 暗杀活动

第八章 同盟会的内部矛盾与中部总会的成立
一 同盟会内部矛盾的发生
二 社会主义讲习会的成立与无政府主义派别的出现
三 共进会
四 五省革命协会的筹创与光复会的重建
五 东京同盟会本部的再兴
六 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

第九章 立宪运动与清廷的集权
一 五大臣出洋与清廷预备立宪
二 立宪政团的组建
三 清廷的官制改革
四 宣统即位、载沣摄政与国会请愿运动的兴起
五 “皇族内阁”的建立

第十章 各类群众斗争的发展与保路、保界运动的发生
一 城乡人民自发斗争
二 抵制美货与收回利权运动
三 保路运动
四 保界拒约运动

第十一章 武昌起义,清朝覆灭
一 武昌起义
二 各省响应
三 南北议和
四 列强动态
五 民国建立
六 清帝退位
结语帝制终结,专制难除
附录:
辛亥革命与共和知识分子――对一种传统观点的质疑
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