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工业污染减排潜力分析与技术评估

工业污染减排潜力分析与技术评估

工业污染减排潜力分析与技术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
  • 字数: 5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孙园园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25-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568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1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专项出版规划项目 (1)基于作者申报的重点科研项目,内容原创性较强 (2)内容实用性和可借鉴性较强 (3)作者队伍较强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当前工业污染源精准化管理的热点研究问题,以实现区域、流域、行业精准化污染减排潜力分析为主线,主要介绍了作者及其团队在工业污染源精准化管理领域的多个层面和尺度开展的潜力分析、精准化管理、决策及实践应用案例。其中,在工业污染源潜力分析方面,构建了不同尺度的潜力评估模型,并专门针对全过程减排潜力模型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在精准化管理方面,本书介绍的行业、区域、流域模型均逐层将行业、区域、流域的污染物减排约束到具体的生产过程,可为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在决策方面,介绍的全过程减排潜力评估模型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兼顾减排潜力、成本效益和碳减排,可为行业污染减排提供经济可行、碳排放减少和具有较大污染减排潜能的决策方案;在实践应用层面,介绍了包装印刷、制糖和水泥三个行业的案例、辽河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的案例,以及甘肃、南阳、佛山市顺德区等不同区域尺度的研究案例。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当前工业污染源精准化管理和工业污染减排潜力分析的方法、模型及其应用,具有深入浅出的特色,可供工业污染源管理和工业污染减排领域相关的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乔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研究员,乔琦研究员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南南合作中心绿色工业园区项目特聘专家。九三学社人口、资源和环境委员会委员等。 乔琦研究员是我国早期从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领域研究的人员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和清洁生产领域理论方法和环境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紧密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时期目标,结合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开展了大量科研创新和前瞻性研究。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标准及规范制订等多方面不断探索,先后主持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0多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环保产业园创新创业政策研究及应用》,国家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散乱污”企业和企业集群判定方法研究》、《濮阳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濮阳市城市尺度精细化来源解析》和《濮阳市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科技重大专项《辽河流域重点工业集聚区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石化和制药行业节水减排平台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工程院重大院士科技咨询项目《我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评估与发展战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业多样性对工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清洁生产技术评价与标准研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攻关课题《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业技术研究》、环境保护部规划预研究项目《循环经济与“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研究》及《流域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UNEP项目《清洁生产和节能一体化审核》、UNIDO项目《中国造纸EST技术应用的评估》、UNDP项目《本溪城市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带领团队在我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多项创新性科研成果,在推动我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中青年研究人员相结合、综合实力强、团结奋进的科研队伍。
目录
第1章工业污染减排研究进展001
1.1工业污染减排现状及潜力002
1.1.1工业行业减排现状002
1.1.2工业污染减排潜力004
1.1.3全过程污染减排潜力004
1.2污染减排潜力方法和模型研究进展007
1.2.1污染减排潜力评估方法007
1.2.2污染减排潜力评估模型009
1.3污染减排绩效测算和评估研究进展011
1.4多目标污染减排协同方法的研究进展013
1.5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价014
1.5.1技术环境影响评价要素014
1.5.2技术评价研究内容综述016
1.5.3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综述017
第2章工业生产全过程协同减排影响机制020
2.1工业污染物产排特征辨识021
2.1.1工业污染减排潜力的影响因素021
2.1.2污染物产生排放路径023
2.2工业污染物减排路径027
2.2.1源头减排027
2.2.2过程减排028
2.2.3末端治理030
第3章SPECM模型概述038
3.1SPECM模型架构039
3.2SPECM模型的模块041
3.2.1数据前处理模块041
3.2.2对象识别和提取模块042
3.2.3目标设定模块044
3.2.4测算模块051
3.2.5不确定性分析模块054
3.3模块的调用054
3.3.1行业生产全过程减排潜力评估模型054
3.3.2区域工业生产全过程减排潜力评估模型056
3.4数据来源057
第4章包装印刷行业污染减排潜力研究058
4.1包装印刷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与污染防治技术059
4.1.1包装印刷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059
4.1.2包装印刷行业主要污染防治技术分析062
4.1.3包装印刷行业主要污染治理技术066
4.2包装印刷行业减排潜力评估模型设置068
4.2.1包装印刷行业减排潜力评估框架068
4.2.2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072
4.2.3减排技术和路径074
4.3包装印刷行业减排潜力评估结果与分析075
4.3.1重点减排环节075
4.3.2末端治理情况078
4.4包装印刷行业全过程协同减排潜力080
4.4.1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协同减排080
4.4.2全过程减污-降碳协同减排082
4.4.3全过程减污-降碳-成本效益协同减排084
4.5不确定性分析089
4.5.1模型的不确定性089
4.5.2减排技术的敏感性090
4.6包装印刷行业VOCs减排建议092
第5章制糖行业水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094
5.1制糖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与污染物防治技术095
5.1.1制糖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095
5.1.2制糖工业主要污染防治技术分析103
5.1.3污染治理技术106
5.2制糖工业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模型构建110
5.2.1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模型框架110
5.2.2系统研究边界与模拟111
5.2.3环境影响核算方法113
5.2.4基础数据收集116
5.2.5情景设置118
5.3制糖工业节能减排潜力核算结果与分析122
5.3.1制糖工业水污染减排潜力分析123
5.3.2制糖工业节能潜力分析131
5.4不确定性分析134
5.4.1减排管理目标的不确定性134
5.4.2制糖工业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136
第6章水泥行业全生命周期减污降碳潜力139
6.1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与污染防治技术140
6.1.1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140
6.1.2水泥行业主要污染防治技术分析148
6.1.3水泥行业主要治理技术应用现状151
6.2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152
6.2.1研究区域概况152
6.2.2数据来源152
6.3水泥行业减排潜力评估模型153
6.3.1多目标方程154
6.3.2多目标约束155
6.4行业NOx产排污特征及关键控制环节157
6.4.1重点减排环节157
6.4.2末端治理情况159
6.5水泥行业减排途径及减排技术160
6.6水泥行业全过程协同减排潜力161
6.6.1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协同减排161
6.6.2全过程多污染物协同减排163
6.7不确定性分析165
6.8水泥行业NOx减排建议166
第7章流域污染减排潜力研究167
7.1流域清洁生产潜力评估模型(SDM-BCPP模型)168
7.1.1主体模块: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169
7.1.2辅助模块1:流域清洁生产诊断识别170
7.1.3辅助模块2:流域清洁生产趋势分析171
7.1.4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路径设计175
7.2辽河流域清洁生产潜力分析177
7.2.1清洁生产诊断识别177
7.2.2清洁生产潜力分析模型179
7.2.3清洁生产趋势分析180
7.2.4清洁生产潜力分析184
7.2.5清洁生产对污染减排的贡献192
7.2.6流域重点水污染行业源头减量和过程控制技术路线194
第8章区域污染减排潜力研究196
8.1甘肃省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197
8.1.1兰-白经济区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197
8.1.2酒-嘉经济区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218
8.1.3兰州市工业源VOCs减排潜力研究233
8.1.4不确定性分析244
8.2南阳市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245
8.2.1南阳市VOCs减排潜力分析245
8.2.2南阳市O3污染防控对策分析265
8.3佛山市顺德区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潜力分析270
8.3.1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270
8.3.2减排行业和减排单元识别272
8.3.3减排路径及潜力分析279
8.3.4不确定性分析289
8.3.5佛山市顺德区工业污染减排建议293
第9章基于潜力评估的甘肃省“十四五”总量减排技术路径研究296
9.1甘肃省“十三五”总量减排回顾性分析297
9.1.1总体趋势分析297
9.1.2综合减排绩效评估方法299
9.1.3综合减排绩效评估结果301
9.1.4甘肃省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303
9.1.5“十三五”甘肃省总量减排项目分析310
9.2甘肃省工业源主要污染物减排潜力评估317
9.2.1数据来源317
9.2.2COD排放量减排潜力评估317
9.2.3VOCs排放量减排潜力评估326
9.3甘肃省“十四五”污染物减排项目综合减排效果评估337
9.3.1重点工程综合减排效果评估方法337
9.3.2甘肃省“十四五”减排项目综合减排效果评估346
9.4甘肃省“十四五”污染减排技术路径优化建议350
第10章总结与展望353
10.1总结354
10.2展望355
附录357
参考文献369
索引37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