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戎装华章(全2册)

戎装华章(全2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张华 编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94832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戎装史话》 带你走进军服文化的神秘世界,探寻凝聚军心与文化自信的密码。 本书是一部关于军队服饰文化的经典之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军队服饰在凝聚军心、提升战斗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传承文化精髓、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重大意义。 《戎装诗词》 穿越千年的军事文学盛宴,探寻家国情怀与人性的光辉与暗影!
内容简介
《戎装史话》“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戎装作为服装界别具一格的成员,不仅是军队凝聚意志、汇聚战斗力的关键象征,而且是各国各民族文化传承与自信展现的重要媒介,其发展轨迹深刻契合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趋势。本书围绕政治影响、信仰象征、审美取向、符号意义、礼仪规范、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因素这七大核心维度,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并阐述了军服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发展脉络,旨在为戎装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戎装诗词》追溯中华民族千年的辉煌历史,无数英雄身披戎装,肩负使命,勇往直前,无畏艰难险阻,展现无尽的英勇与牺牲精神。千年流传的诗句,至今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本书以诗词为切入点,广泛囊括了从先秦至近现代的近200首诗词佳作。诗人在书中不仅生动描述了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悲情,更无情地揭露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以及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在刻画英雄气概与壮士豪杰的同时,也深入探索了人性的复杂多面,展现了儿女情长、将士的悲凉慷慨以及缠绵婉转之情。这些作品凝聚了作者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对邪恶的严厉鞭挞、对国家的深切热爱,以及对戍边卫国将士的崇高敬意。
作者简介
张华,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现就职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担任全军军用被装和食品检测试验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军需后勤专业领域技术与装备研究,主持并参与十多项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在军用被装及功能性纺织材料研发领域造诣深厚。
目录
《戎装史话》
政治篇戎装之令文齐武
一、人民军队戎装为民001
二、胡地中山吾必有之004
三、权威岂够战袍来凑013
信仰篇戎装之载一抱素
一、戎装骏马照我山川018
二、钢少气多力挽狂澜032
三、一军旗鼓径向天涯035
四、勋章闪耀万年荣耀046
审美篇戎装之美益求美
一、帅得让你想参军072
二、五彩斑斓甲胄亮076
三、武装亦能领风骚086
符号篇戎装之井井有法
一、定身份别地位097
二、明级别为标识104
三、做沟通传信号113
礼仪篇戎装之礼乐刑政
一、从跪拜到平视122
二、从脱帽到举手134
三、从他律到自律138
技术篇戎装之巧夺天工
一、系统配套144
二、人服协同157
三、工艺进化162
经济篇戎装之持筹握算
一、开支177
二、筹措181
三、管理191
《戎装诗词》
序寻觅诗魂中的戎装情
第一篇壮志家国
五律·张冠道中003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004
无衣007
至广陵于马上作009
咏史八首·其一011
在军登城楼014
战城南016
从军行七首·其二018
从军行018
胡无人019
出自蓟北门行020
老将行021
度破讷沙二首022
从军有苦乐行023
上黄堆烽023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024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025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026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027
从军行029
雁门太守行030
马诗·其十六031
疏雨031
内宴奉诏作032
喜迁莺033
阳关曲·军中034
祭常山回小猎034
池州翠微亭035
秋兴·其一036
秋兴夜饮037
书愤037
纵笔038
村舍杂书038
岁暮感怀038
蜀州大阅039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039
浣溪沙·江村道中040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
有怀041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
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041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042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043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044
送毛伯温045
酬朱监纪四辅046
诗047
诗049
杂曲歌辞·破阵乐049
送赵大夫护边050
重经昭陵051
始建射侯051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052
送任畹评事赴沂海053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053
自萧关望临洮054
送越将归会稽055
退居056
艺堂056
送李先辈从知塞上057
并州王谏议057
麾扇渡058
见寄059
答苏子美见寄059
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060
和仲巽荆州大雪061
叔父给事挽词·其六062
无咎兄赠子方寺丞见约出院奉谒复用原韵上呈063
何意065
寄资深承事行营二首·其二065
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师二首066
赠捉杀官马谨067
癸已圣节二首068
初度谩成068
送余制干赴四明069
谒显应观崔真君070
调兵070
偶成071
忆秦娥071
句072
诗一首073
望海潮·从军舟中作074
前出军五首·其一074
前出军五首·其五075
后出军五首·其一075
后出军五首·其四076
吕诚夫进士金环诗后为萨达
道同年赠076
和项公韵077
立春后078
挽国戚廖廷玺都阃·其二079
圣上西巡歌079
出塞080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一·代文帝081
曾中丞平都蛮凯歌八首·其四082
和三槐老师玉关人老诗·其二082
仗剑行083
江城子·生日书怀084
大江东去·寄题家芷云参军龙庆戎装策马图085
浪淘沙085
舰上作086
闻警087
自四安返杭易车而舟对雪感赋087
哀苗山088
鹧鸪天089
第二篇精兵强将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094
木兰诗/木兰辞094
从军行096
塞下曲096
横吹曲辞·入塞曲097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二首098
甘泉赋(节选)099
少年行三首100
田侍郎归镇101
戏颜郎中猎102
入塞曲·其一103
老将103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104
奉和袭美寄滑州李副使员外105
渔家傲106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107
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107
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108
被旨许浦阅舟归109
赠刘改之110
嘉泰开乐日殿岩泾原郭季端邀游凤山自来美堂111
西江月·丁巳长沙大阅111
赋老将112
孟少保戎装相赞113
送南安镇抚赵南山捧表西省113
用王深造韵观射寄呈吴门吴侍郎114
赠战将115
赠河南卫毕将军歌116
木兰辞117
武馀清乐卷118
送陈指挥出海118
佥宪莆阳李公自海南征黎过白沙119
管将军懋光以诖误失官其少也尝手擒舶酋麻叶壮而赠之120
韶阳战绩诗为闫将军赋·其二121
秦总兵良玉121
北庭都护行为武勇公奎将军作122
平安山吊吴制军124
老将行124
减字木兰花·题孙蘋桥画木兰从军图125
七律·茂陵怀霍去病126
第三篇驰骋疆场
出塞曲131
九歌·国殇132
周宗庙歌十二首·其六·皇夏134
饮马长城窟行135
代扶风主人答136
黄家洞137
甘州遍·秋风紧137
出塞词138
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139
柘枝词·其一140
纪辽东二首140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其一141
早春边城怀归143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144
部落曲144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145
出塞145
关山曲·其一146
乞假归题候馆146
将过单于147
自萧关望临洮147
咏史诗·孟津148
横吹曲辞·入塞曲148
塞下曲149
沙场夜149
圣主平戎歌150
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152
送周密学知真定府152
昨日152
再和子育·其四153
次吕居仁九日群集韵154
塞上154
欢喜口号155
陈宣干至晐155
翠玉楼观雪156
九日感事三首·其二157
归朝欢读画斋丛书本元草堂诗馀卷上157
王将军席上赋旧战袍158
敦煌曲159
送金谕德扈从北征160
临安军前161
从军行161
塞下曲162
塞上曲162
赠九江陈兵宪·其十二163
赠辽东李长君都司163
龛山凯歌164
赋得战袍红164
频年165
见边庭人谈壬子三月事有述166
送万伯脩中丞经略朝鲜二十四韵167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十一168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一·边风169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三·边尘169
送金谕德扈从征虏170
车骑将军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一品夫人杨母严太君寿170
城上乌171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三172
秋日杂诗172
东征纪事·其十五173
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173
第四篇戎装在身观军装十咏·铠180
观军装十咏·胄180
观军装十咏·袍180
和春深·其四181
题上皇观182
伯夷诗182
龙山补亡183
王诜都尉宝绘堂词183
侠少行185
太和道中雪作因与诸友下马索酒快饮率尔成诗186
明堂观礼杂咏十三首·车贺宿太庙186
题浯溪中兴颂二首·其一187
维扬即事187
水仙子·乐闲188
御街行188
宴犒将士,酒酣,命健儿舞剑为乐,浙省平章泣下不禁,感事有赋189
战袍189
征马嘶送归有光190
题戎装丽人图190
新凉曲191
浣溪沙191
第五篇军中情谊
赠张宪副之赣州边备196
却东西门行198
从军行·其二199
酒泉子201
代边将有怀202
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202
定西番203
塞下三首20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04
无题·洞庭落楚天高206
赠苏味道206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207
饯裴行军赴朝命207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208
送贾谟赴共城营田209
见别离者因赠之209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209
送司马待制守河中=210
送杨秘丞赴戎南倅211
出塞行四首送郭建初归戚都护幕中211
送张东全副戎之京212
袍中诗212
捣衣篇213
子夜吴歌·冬歌214
从军别家215
离夜·其一215
春闺216
古捣练子·剪征袍216
塞上曲217
第六篇忧国恤民
长安即事·其二221
蒿里行224
北齐二首224
塞下225
箜篌引226
猎骑227
兵227
古战场228
汉中行229
赠谭青原侍御230
送钟淑濂给谏阅视上谷231
第七篇悲悯伤怀
悲愤诗237
见征客始还遇猎诗238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239
莫愁曲239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240
出真州241
上裴晋公241
忆王孙243
次韵244
杨郡王挽词244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一245
征妇怨245
逢病军人246
贺新郎·冬夜不寐写怀用稼轩同父倡和韵246
智度师二首·其二247
第八篇偃武息戈
太平诗252
送孙尧夫赴举253
刘伯寿秘校253
高宗皇帝挽祠255
参考文献2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