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法理创新与法治转型研究

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法理创新与法治转型研究

  • 字数: 3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彭澎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61025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法理创新与法治转型。加强基层治理法治创新机制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它立足于农村现实的社会背景,将现代理念、精神、价值和机理导入村民自治的宏观治理结构中,通过理顺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正确看待和处理国家与乡村、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实现乡村规范的治理秩序,发展和培育乡村的公民社会,增强乡村社会的政治权利表达和接受能力及其对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意义,合理配置和平衡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资源,推进农村社会根本性的和谐稳定,进而实现农村政治文明和政治现代化发展。
作者简介
彭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1981年6月生,湖南湘阴人,法学博士,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党的政策理论研究和领导干部教育工作。1999―2011年求学于湖南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经济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3年9月进入中国政法人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权力运行与乡村基层治理。先后在《比较法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个人专著2部,合著5部。现独立主持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基层治理的模式转型与结构优化研究”课题。2011年以来,先后独立主持中共中央党校重点调研课题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项目1项。
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学者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
2.国外学者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创新点
四、结构安排
第2章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宪治视野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一种本土内生的制度安排
1.中国特殊的乡村治理体制结构
2.中国特质的基层多维制度概念
3.中国特性的乡土社会治理模式
4.中国特色的农村民主政治制度
二、宪治:一种源于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
1.宪治是宪法政治
2.宪治是规范政治
3.宪治是限权政治
4.宪治是民主政治
5.宪治是法治政治
6.宪治是人权政治
7.宪治是开放政治
三、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1.农村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宪法政治标识
2.乡村治理权威形成的宪法政治路径
3.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宪法政治模式
第8章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宪治基础
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与基层治理变革的发展逻辑
1.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理论分析
2.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与基层治理变革的历史变迁
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1.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
2.乡村社会走向开放和流动
3.乡村走上市场化发展道路
三、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1.乡村新的社会分层
2.外出务工群体的出现
3.贫富差距的加剧
四、农村政治结构转型: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政治基础
1.政治体制自治化
2.政治思维理性化
3.政治行为自主化
4.政治参与制度化
五、农民思想结构转型: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1.封闭——开放:农民政治态度变革
2.依附——独立:农民政治地位变革
3.保守——进取:农民政治精神变革
4.特权——民权:农民政治观念变革
第4章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宪治内涵
一、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动因缘由
1.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现农村政治文明
4.建设农村公民社会
二、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价值内涵
1.公平正义
2.主体独立
3.政治自由
4.农村法治
5.以人为本
三、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制度本质
1.不同于西方地方自治的中国宪法政治生成机制
2.中国宪法政治的发展道路
第5章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宪治结构
一、构建基层治理宪治结构的主导因素
1.利益变动:乡村治理结构变化的内在原因
2.权力变迁:乡村治理结构变化的核心因素
3.权力转型:乡村治理结构变革的发展渠道
二、基层治理宪治结构的横向权力维度
1.党村关系的宪治困境:博弈——碰撞
2.党村关系的宪治回归:领导——转型
三、基层治理宪治结构的纵向权力维度
1.乡村关系的宪治困境:紧张——冲突
2.乡村关系的宪治回归:依法行政——依宪自治
四、基层治理宪治结构的社会权力维度
1.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团组织权力:构建——发育
2.宗族家族权力:重生——复兴
3.农村基层个体精英权力:分化——重塑
4.农村社会权力:基层宪治结构和权力体系的重要一极
第6章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宪治路径
一、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根本定位
1.展示宪法政治的民主本质彰显宪法政治的基本权利精神
2.揭示宪法政治的民主内容宣扬宪法政治的人民主权精神
3.明确宪法政治的民主范畴体现宪法政治的自由平等精神
4.展现宪法政治的民主思想闪烁宪法政治的自主自治精神
5.夯实宪法政治的民主制度铸就基层的宪法政治精神
二、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遵循宪治化的基层治理方法
2.坚守宪治化的基层治理立场
3.形构宪治化的基层治理思维
4.构建宪治化的基层治理模式
5.导入宪治化的基层治理文化
6.遵守宪治化的基层治理原则
7.搭建宪治化的基层治理秩序
8.塑造宪治化的基层治理农民
9.培育宪治化的基层治理组织
三、基层治理宪治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1.普及宪法政治价值观推导基层宪治社会化
2.构建农村法治培育公民社会
3.扩大政治参与实现基层宪治化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