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四硫富瓦烯功能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四硫富瓦烯功能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 字数: 21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 作者: 李高楠,秦洁 著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4551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类配位基团诸如吡啶、二联吡啶、邻菲罗啉、羧酸等与四硫富瓦烯的拼合策略及其金属配合的光电性质
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深入浅出的介绍基于四硫富瓦烯(TTF)的功能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电性质。第一章重点介绍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特点及应用;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策略。第二章介绍了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合成一种新的π共轭吡啶基TTF衍生物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和电化学性质。第三章构建二联吡啶铼配合物,对其光谱以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了结构优化。第四章合成了多吡啶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及其双核铼配合物。第五章介绍了基于双吡咯基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氟离子的光电识别器。第六章介绍了从氨基取代苯环桥连的四硫富瓦烯氨基衍生物与吡啶甲醛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合成了不同配位取向的π共轭吡啶基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及其单核金属配合物的光电性质。第七章介绍了基于邻菲罗啉的四硫富瓦烯羰基铼配合物的光电性质。第八章介绍了基于共轭四硫富瓦烯配体的三核钌簇核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第九章介绍了基于共轭四硫富瓦烯配体的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第十章介绍了基于共轭四硫富瓦烯配体的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质。
作者简介
李高楠,女,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光电功能配合物的研究,2011年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的高校科研研究项目和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目前主持在研海南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讲《无机化学》、《普通化学》、《元素无机化学》、《中级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学术论文26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与编写著作1部,《精细无机化学品生产技术》(科学出版社)。秦洁,女,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2012年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电功能配合物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6项,主持完成了南京大学等单位的横向科研项目2项。主讲《有机化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学综合实验》、《生物专业英语》 等课程。发表SCI学术论文24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SCI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Inorganic Chemistry Commmunication》 审稿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及研究进展 1§ 1.2 TTF衍生物的应用 31.2.1 非线性光学方面的应用 31.2.2 分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 41.2.3 光控分子器件和材料 51.2.4 作为化学传感器 6§ 1.3 常见含配位基团TTF衍生物的合成策略及方法 71.3.1 交叉偶合反应(Cross-Coupling Reaction)及应用 81.3.2 锂化反应和单臂TTF衍生物的合成 8§ 1.4 含TTF衍生物的金属配位化合物 91.4.1 含吡啶基团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种类及研究现状 101.4.1.1 π共轭间隔体连接的吡啶类TTF衍生物 101.4.1.2 非共轭间隔体连接的吡啶类TTF衍生物 141.4.1.3 直接相连的吡啶类TTF衍生物 161.4.2 含二联吡啶基团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种类及研究现状 161.4.3 含氮配位原子的二硫纶配合物的种类和性质 18§ 1.5 本论文研究的设想及意义 20参考文献 22第二章 新型π共轭含氮四硫富瓦烯配体的合成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 29§ 2.1 前言 29§ 2.2 实验部分 302.2.1 常规方法 302.2.2 合成部分 312.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34§ 2.3 结果与讨论 342.3.1 合成与表征 342.3.2 晶体结构讨论 342.3.3 紫外吸收光谱 432.3.4 电化学性质 45§ 2.4 本章小结 46参考文献 46第三章 新型π共轭双吡啶基四硫富瓦烯配体的合成及其羰基一价铼金属配合物 50§ 3.1 前言 50§ 3.2 实验部分 513.2.1 常规方法 513.2.2 合成部分 513.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52§ 3.3 结果与讨论 533.3.1 合成与表征 533.3.2 晶体结构讨论 533.3.3 吸收和发射光谱 553.3.4 电化学性质 563.3.5 理论计算 57§ 3.4 本章小结 59参考文献 59第四章 新型π共轭多吡啶基四硫富瓦烯配体的合成及其双核羰基铼金属配合物 62§ 4.1 前言 62§ 4.2 实验部分 634.2.1 常规方法 634.2.2 合成部分 644.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654.2.4 理论计算方法 66§ 4.3 结果与讨论 664.3.1 合成与表征 664.3.2 红外光谱研究 664.3.3 晶体结构讨论 664.3.4 电化学性质 704.3.5 吸收和发射光谱 724.3.6 理论计算 76§ 4.4 本章小结 82参考文献 82第五章 双吡咯基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对氟离子的识别 89§ 5.1 前言 89§ 5.2 实验部分 905.2.1 常规方法 905.2.2 合成部分 915.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91§ 5.3 结果与讨论 925.3.1 合成与表征 925.3.2 晶体结构讨论 925.3.3 紫外吸收光谱 945.3.4 荧光发射光谱 955.3.5 电化学性质 965.3.6 核磁数据分析 98§ 5.4 本章小结 99参考文献 99第六章 基于四硫富瓦烯席夫碱吡啶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 103§ 6.1 前言 103§ 6.2 实验部分 1046.2.1 常规方法 1046.2.2 合成部分 1056.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107§ 6.3 结果与讨论 1086.3.1 合成与表征 1086.3.2 晶体结构讨论 1086.3.3 紫外吸收光谱 1206.3.4 电化学性质 123§ 6.4 本章小结 125参考文献 125第七章 基于四硫富瓦烯邻菲啰啉配体的羰基一价铼配合物的合成 130§ 7.1 前言 130§ 7.2 实验部分 1317.2.1 常规方法 1317.2.2 合成部分 1317.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133§ 7.3 结果与讨论 1337.3.1 合成与表征 1337.3.2 晶体结构讨论 1347.3.3 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 1387.3.4 电化学性质 141§ 7.4 本章小结 142参考文献 142第八章 基于共轭四硫富瓦烯配体的三核钌簇核物的合成 146§ 8.1 前言 146§ 8.2 实验部分 1488.2.1 常规方法 1488.2.2 合成部分 149§ 8.3 结果与讨论 1508.3.1 合成与表征 1508.3.2吸收光谱 1538.3.3 电化学性质 155§ 8.4 本章小结 157参考文献 157第九章 基于四硫富瓦烯配体的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合成 161§ 9.1 前言 161§ 9.2 实验部分 1639.2.1 常规方法 1639.2.2 合成部分 1649.2.3 理论计算方法 164§ 9.3 结果与讨论 1649.3.1 合成与表征 1649.3.2 紫外吸收光谱 1669.3.3 理论计算 1679.3.4电化学性质 1689.3.5光致发光和电化学发光性质 169§ 9.4 本章小结 171参考文献 171第十章 基于四硫富瓦烯羧酸配体的化合物的合成 176§ 10.1 前言 176§ 10.2 实验部分 17710.2.1 常规方法 17710.2.2 合成部分 17710.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178§ 10.3 结果与讨论 17810.3.1 合成与表征 17810.3.2 晶体结构讨论 17910.3.3 紫外吸收光谱 18410.3.4 电化学性质 185§ 10.4 本章小结 186参考文献 187总 结 19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