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研究

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研究

  • 字数: 2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何子明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38668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共产品在社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现代社会政府功能定位的逐渐清晰和社会发展机制的日臻完善,公共产品的输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充当的角色和作用日趋复杂,科学的供给机制能够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效率最优化和公平最大化,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提高供给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但是公共产品理论的框架里并不包含精神产品,而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点,精神产品又有其独特属性,因此,何子明编著的这本《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研究》以公共产品概念为理论平台,结合精神产品的特性,提出了公共精神产品的概念。按照书中设定的概念内涵,本书把公共精神产品的种类分为报刊、广播电视和公共图书馆。电影和剧院演出可以在技术上对消费者进行限制,不能满足“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的非排他性条件,况且每次消费的成本支出与消费次数成正比,而报刊和图书的重复阅读不会增加成本开支,边界成本很低,这是本书设定.公共精神产品范畴的重要依据之一。
按照这样的理论建构,本书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1949年以后的精神产品输出体制进行了研究,探究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的内在发展规律,并以《湖南日报》为个案,研究其发行体制改革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路径。
本书主要以公共产品概念为理论支撑,以湖南日报发行体制改革为例证,以两者的交叉为创新点,研究了我国公共精神产品的输出体制。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并以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为参照,结合湖南日报自办发行的内容、成效,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
何子明,男,湖南道县人。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现任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88年6月起,在湖南日报工作23年,期间,曾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办公室挂职半年;被湖南省委组织部选派赴美国加州·圣荷西大学研修公共管理半年;挂职任中共资兴市委副书记两年。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评价蓝皮书》2008、2009年版编辑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参与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参与主编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形势与政策》的编写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公共精神产品的学理界定
第一节 公共精神产品的概念
第二节 公共精神产品的输出原则
第三节 公共精神产品的输出体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
第一节 美国的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
第二节 法国的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
第三节 德国精神产品输出体制
第四节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的经验和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公共精神产品的输出体制
第一节 我国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历史沿革
第二节 我国1992年改革后的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
第三节 我国城市公共精神产品供给状况调查结论及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南日报的自办发行体制改革
第一节 湖南日报发行体制改革的内容
第二节 湖南日报发行体制改革的成效
第三节 湖南日报发行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改革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节 我国公共精神产品输出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专家推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