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网络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 字数: 19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郑爱龙 著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76264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网络社会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篇、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篇三篇内容,较为全面地分析和论述网络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相关问题。网络社会篇:以分析技术的网络化为研究缘起,探讨网络的社会化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界定网络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形态入手,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品格,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篇:以确立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当代范式为基准,在全面审视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深入考察近代以来靠前外典型价值观认同的经验基础上,探究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为促进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和探索。
作者简介
郑爱龙,1977年牛,安徽滁州人,法学硕士,滁州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会员,安徽省法学会民商法学会理事,滁州市仲裁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马思主义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等方面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建设名师工作室(思政理论课教师)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很好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项、滁州学院教科研项目7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秀、滁州学院教学名师。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野》《学术论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
目录
网络社会篇
第一章 筑基:技术的网络化
第一节 连接:点与线
第二节 联接:页到网
第二章 形质:网络的社会化
第一节 整合:网络空间结构的社会化
第二节 重塑:网络主体角色的社会化
第三章 定制:网络社会的概念
第一节 商榷:网络社会的内涵
第二节 界域:网络社会的外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篇
第四章 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形态
第一节 明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体例
第五章 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品格
第一节 释义:文化和传统文化
第二节 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格
第六章 探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第一节 殊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异性
第二节 同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性
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篇
第七章 拓展: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当代范式
第一节 释义: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理
第二节 明定: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
第八章 审视: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
第一节 表征: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效果
第二节 归因: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规律
第九章 考察:近代以来国内外典型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镜鉴
第一节 启示:启蒙思想在欧美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经验:思想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第十章 探究: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
第一节 规划: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战略
第二节 统筹: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附 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