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SDN/NFV重构未来网络

SDN/NFV重构未来网络

专家作者,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 字数: 32800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邵广禄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 著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11543701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专家作者,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2. 条例清晰,内容深入。 3. 图文并茂,助于理解。 本书除了对SDN技术更加细致的介绍外,还对其他基础网络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产业现状和对产业链的影响,本书更加注重SDN与NFV的应用,根据运营商的现状和需求,是一本的技术类好书。
内容简介
全书共15章,分为三部分:部分从基本原理的角度,重点阐述了SDN/NFV技术的基本概念、标准现状、关键技术和产业现状;第二部分从应用的角度,从数据网、接入网、传送网、IP RAN、核心网、数据中心和安全七个方面讲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SDN/NFV在相应场景下的应用和部署方案;第三部分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SDN/NFV对ICT产业的影响以及未来运营商的对应策略,并对中国联通Cube-Net理念进行深入剖析。
作者简介
王光全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规划设计处处长,多年从事网络的规划及新技术的研究,在此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目录
内容简介  2 序  3 前言  5 目  录  7 部分:原理篇  13 1  引言  14 本章参考文献  16 2  标准组织  16 2.1  ONF  17 2.2  ODL  24 2.3  ETSI  28 2.4  IETF  31 2.5  ITU-T  38 2.6  3GPP  42 2.7  BBF  45 2.8  CCSA  47 2.9  ONOS  48 本章参考文献  51 3  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  53 3.1  SDN架构技术  53 3.1.1  SDN架构总览  53 3.1.2  基础设备层  54 3.1.3  控制层  56 3.1.4  协同平台与应用层  60 3.1.5  SDN的整体架构及协议、接口问题  62 3.1.6  SDN的硬件问题  64 3.1.7  SDN与其它技术的协调发展问题  65 3.1.8  网络平滑演进的问题  66 3.2  OpenFlow关键技术  67 3.2.1  OpenFlow原理  67 3.2.2  Openvswitch  69 3.2.3  NOS网络操作系统  71 3.3  NFV关键技术  73 3.3.1  概念定义  73 3.3.2  价值分析  73 3.3.3  应用场景  74 3.3.4  架构  75 3.3.5  概念模块与接口  78 3.3.6  关键技术  81 3.3.7  SDN与NFV的关系  84 本章参考文献  86 4  产业现状及对产业链的影响  86 4.1  SDN产业研究概况  87 4.1.1  通信设备商研究情况  87 4.1.2  IT及新兴设备厂商研究情况  91 4.1.3  芯片厂商研究情况  93 4.1.4  传统运营商研究情况  94 4.1.5  ICP研究情况  95 4.1.6  小结  96 4.2  SDN对产业链的影响评估  96 4.2.1  SDN对网络运营商的影响  96 4.2.2  SDN对ICP的影响  97 4.2.3  SDN对传统通信设备商的影响  97 4.2.4  SDN对IT厂商的影响  98 4.2.5  产业格局的变化  98 4.2.6  小结  98 4.3  NFV产业研究概况  99 4.3.1  通信设备商的研究情况  99 4.3.2  IT及软件厂商研究情况  103 4.3.3  传统运营商研究情况  105 4.3.4  小结  111 4.4  NFV对产业链影响评估  111 4.4.1  NFV对通信设备商的影响  111 4.4.2  NFV对IT及软件厂商的影响  111 4.4.3  NFV对网络运营商的影响  112 4.4.4  小结  112 本章参考文献  112 第二部分:应用篇  115 1  引言  116 1.1  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介绍  116 1.2  数据网  117 1.3  有线接入网  117 1.4  传送网  118 1.5  IP RAN网络  118 1.6  核心网  119 1.7  数据中心  119 1.8  安全  120 本章参考文献  120 2  数据网  121 2.1  数据网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 2.1.1  数据网介绍  121 2.1.2  数据网的发展趋势  123 2.2  数据网存在的问题  123 2.2.1  数据网扩容频繁的问题  123 2.2.2  城域网的边缘层  124 2.3  场景需求和解决方案  124 2.3.1  IP骨干网  124 2.3.2  城域网智能化边缘  130 2.4  厂商设备支持情况  134 2.4.1  设备厂商一:华为  134 2.4.2  设备厂商二:思科  136 2.4.3  设备厂商三:贝尔  138 2.4.5  设备厂商四:中兴  138 2.5  总结和期望  140 2.5.1  基于SDN/NFV的数据网目标架构  140 2.5.2  基于SDN/NFV的数据网展望  142 本章参考文献  142 3  接入网  143 3.1  接入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144 3.1.1  接入网现状  144 3.1.2  接入网发展趋势  145 3.1.3  接入网虚拟化的研究进展  147 3.2  接入网虚拟化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148 3.2.1  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的技术与方案  148 3.2.2  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的部署策略  155 3.2.3  语音功能虚拟化的技术与方案  160 3.2.4  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的部署案例  162 3.3  接入网虚拟化对网络结构和业务承载的影响  165 3.3.1  对网络架构的影响  165 3.3.2  对网络流量流向的影响  166 3.3.3  对业务流程的影响  167 3.3.4  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167 3.3.5  对业务部署的影响  167 3.3.6  对IPv6的影响  168 本章参考文献  169 4  传送网  170 4.1  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70 4.1.1  传送网网络现状  170 4.1.2  传送网存在的问题  171 4.2  光传送网中SDN技术的发展现状  172 4.2.1  软件定义可编程的光传送技术(传送平面)  172 4.2.2  软件定义智能化的传输控制技术(控制平面)  175 4.3  软件定义光传送网国内外标准现状  178 4.4  传送网虚拟化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180 4.4.1  基于SDN的IP与光资源协同  180 4.4.2  基于SDN的IP与光协同的具体架构  181 4.4.3  IP和光协同的研究场景-OTN和IP RAN融合场景  188 4.5  本章小结  190 本章参考文献  191 5  IP RAN  192 5.1  IP RAN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2 5.1.1  IP RAN网络现状  192 5.1.2  IP RAN存在的问题  193 5.2  基于SDN的IP RAN网络技术  195 5.2.1  基于SDN的IP RAN技术特征  195 5.2.2  网络参考架构  195 5.3  基于SDN的IP RAN组网模型  197 5.3.1  IP RAN网络接入SDN化  198 5.3.2  IP RAN网络全网SDN化  199 5.3.3  SDN控制器层级结构  200 本章参考文献  202 6  核心网  203 6.1  核心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203 6.2  基于SDN/NFV的核心网演进  204 6.2.1  需求与场景  204 6.2.2  关键技术  206 6.2.3  面临挑战  209 6.3  基于控制转发分离的分组域网关  211 6.3.1  需求与场景  211 6.3.2  关键技术与方案  212 6.3.3  面临挑战  213 6.4  基于SDN的Gi-LAN Service Chaining  214 6.4.1  需求与场景  215 6.4.2  Service Chaining关键技术  217 6.4.3  Service Chaining挑战  222 6.5  核心网行业进展  224 6.5.1  设备商情况  224 6.5.2  运营商情况  231 6.6  基于SDN/NFV的未来核心网架构展望  233 本章参考文献  235 7  数据中心  236 7.1  IDC的发展趋势  236 7.1.1  市场发展趋势  236 7.1.2  业务发展趋势  238 7.1.3  IDC的技术发展趋势  239 7.2  现有数据中心组网现状及问题  241 7.3  基于SDN的IDC解决方案  245 7.3.1  数据中心单站点(DCF)SDN组网方案  245 7.3.2  基于SDN的DCI网络流量疏导方案  253 7.3.3  传统IDC的SDN演进方案  257 本章参考文献  260 8  安全  261 8.1  概述  261 8.2  SDN可提供的安全服务能力  262 8.2.1  出色的流量控制能力  263 8.2.2  强大的网络控制能力  264 8.2.3  灵活的IP防御能力  264 8.2.4  便捷的网络溯源能力  265 8.3  SDN网络安全威胁  266 8.3.1  SDN控制器面临巨大挑战  266 8.3.2  网络接口面临潜在安全威胁  267 8.3.3  策略下发和执行面临潜在冲突  269 8.3.4  突发意外事件  269 8.4  SDN安全防护策略  270 8.4.1  制定组网部署安全方案  270 8.4.2  有针对性地设立安全威胁防护机制  271 8.4.3  应急恢复机制  273 8.5  SDN安全未来研究方向  273 本章参考文献  275 第三部分:展望篇  277 1  ICT产业的融合与变革  278 1.1  智能化家庭  278 1.2  车联网  278 1.3  融合通信  279 1.4  移动通信与大数据  280 1.4.1  海量数据  280 1.4.2  业务类型演进  281 1.4.3  数据多样化  281 1.4.4  数据的空-时域大动态变化  282 1.5  产业互联网  283 1.6  SDN/NFV对ICT产业的重大影响  285 本章参考文献  286 2  未来运营商的应对策略  288 2.1  SDN/NFV对电信运营商的实现意义  288 2.1.1  网络应对策略  289 2.1.2  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策略  290 2.2  海外运营商基于SDN/NFV的发展战略  292 2.2.1  AT&T Domain 2.0计划  292 2.2.2  Verizon N2GN战略  295 本章参考文献  296 3  中国联通CUBE-Net理念解析  297 3.1  CUBE-Net 2.0架构理念  298 3.1.1  泛在超宽带是基础  298 3.1.2  弹性网络是目标  299 3.1.3  云网协同是手段  299 3.2  CUBE-Net 2.0 关键特征  300 3.2.1  一项原则:网络服务能力领先与总体效能最优  300 3.2.2  两个中心:云端双服务中心的网络格局  301 3.2.3  三维解耦:实现弹性灵活的网络服务  302 3.2.4  四类集约: 打造高效经济的网络基础  304 3.3  CUBE-Net 2.0展望  308 本章参考文献  30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