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国人事——干部管理的逻辑
剖析领导干部任用选拔的核心机制与规律,领悟其内在深层逻辑。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作者: 祁凡骅著 著 著 祁凡骅著 著 译
出版日期: 2023-01-01
商品条码: 9787515026916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4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
¥6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剖析领导干部任用选拔的核心机制与规律,领悟其内在深层逻辑。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我国干部队伍管理这一主题,对干部管理的关键岗位、关键领导、关键问题、关键规律等现实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把握我国后备干部选拔制度以及市长、市委书记、省长的选人要求与规律,科学回答了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成为国家干部,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晋升到高级别的重要岗位。全书内容全面系统、理论结合实际,对深入了解以及做好干部管理和培养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祁凡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主任。主要研究领域:领导学、人力资源管理、国家治理。
目录
第一章 大国砥柱之源:后备干部如何选? 一、我国后备干部制度变迁历程 003 (一)后备干部制度探索期(1921 — 1949 年) 004 (二)后备干部制度尝试期(1949 — 1966 年) 007 (三)后备干部制度停滞期(1966 — 1978 年) 010 (四)后备干部制度建树期(1978 — 2012 年) 011 (五)后备干部制度优化期(2012 年至今) 019 (六)建党百年来后备干部制度变迁图谱 022 二、后备干部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023 (一)理论渊源:历史制度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023 (二)动力机制:制度变迁理论 024 (三)变迁模式:路径依赖理论 025 (四)分析框架:后备干部制度变迁动力 026 三、后备干部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027 (一)环境与制度变迁 027 (二)行动者与制度变迁 031 (三)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034 四、后备干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036 (一)后备干部制度变迁历程的路径依赖 036 (二)后备干部制度路径依赖的成因:报酬递增效益 040 第二章 大国城市之治:如何选任市长? 一、地级市市长:城市经济的“掌舵人”和“领航者” 045 二、巧识庐山真面目:GDP 百强市市长的群体特征 045 (一)GDP 百强市市长的基本信息 046 (二)GDP 百强市市长的工作信息 048 (三)GDP 百强市市长的教育信息 051 三、殊途两分有所长:大国地级市市长选任规律总结 053 (一)薪火相传一脉承:大国市长选任的共同规律 053 (二)老树新枝展芳华:大国市长选任的差异规律 054 四、大国选任地级市市长之“锦囊” 058 (一)破除隐性“天花板”,提高女性参政比例 058 (二)吸纳与培育并举,降低外部人才进入门槛 058 (三)疏通自下而上晋升路径 059 (四)健全交流机制,确保任期稳定 059 第三章 大国城市第一责任人:如何选任市委书记? 一、领导者特征如何影响城市繁荣? 063 二、研究设计与假设推演 064 (一)研究对象 064 (二)变量设计 064 (三)计量模型 065 (四)研究假设 065 (五)数据采集 066 三、GDP百强市千名市委书记有何共同特征? 066 (一)GDP增幅 066 (二)人口统计学特征 068 (三)教育背景 069 (四)工作经历 070 四、如何才能成为GDP百强市市委书记? 072 (一)数据处理 072 (二)回归结果分析 074 (三)年龄、渠道和阵地:GDP百强市市委书记的“三板斧” 075 五、大国选拔市委书记的“问计良策” 078 (一)增加女性干部任用比例,打破女性干部晋升“天花板” 078 (二) 侧重选拔55岁左右的干部担任市委书记,实现年龄与岗位 最佳匹配 078 (三)继续坚持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不唯学历重能力 079 (四)放宽基层任职履历要求,逐步终结基层经历刚性政策 080 (五) 促进中央职能部门干部同地方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同时限定 任职市数量不超过3个 080 第四章 大国省治:省长选任有何规律? 一、党政领导干部:国运盛衰的关键力量 085 (一)党政领导干部:国家治理的高级人才 085 (二)党政领导干部:当之无愧的政治精英 086 (三)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变迁 087 (四)省长选任制度的历史脉络 088 二、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大国省长选任的时代特征 089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省长选任特征:“政委治国”和“将军治国” 089 (二)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省长选任特征:减少调动,连任居多 095 (三)20 世纪80 年代的省长选任特征:干部“四化”,废除终身制 099 (四)20 世纪90 年代的省长选任特征:企业出身多,“工程师治国” 104 (五)21 世纪初的省长选任特征:异地交流,优化结构 110 (六)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省长选任特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115 三、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省长选任的变迁逻辑 122 (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 年平均任职年龄逐步升高,后40年 年轻化并趋于稳定 122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 年省长平均党龄逐步升高,后40年 规范化并趋于集中 125 (三)知识化水平持续提升,硕士、博士比重增加 126 (四)“革命家治国”到“工程师治国”再到“文人治国” 127 (五)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 年偏好长期连任,后40年任期趋于 制度化 129 (六)籍贯地任职比例减少,异地交流日益增多 131 (七)男省长优势明显,女省长数量有所提升 133 (八)汉族省长优势明显,少数民族省长比例稳中有升 134 (九)华东省长稳居高位,华中省长特定时代占比高 136 (十)选人用人渠道逐步拓宽,省长来源日益多元化 138 四、省长选任制度优化空间 140 (一)“原籍省长”比例有待进一步降低 140 (二)女省长存在职位晋升“天花板” 141 (三)省长专业水平与知识结构存在不足 141 (四)“火箭式提拔”饱受社会诟病 142 (五)领导干部选拔视野不够开阔 142 五、优化省长选任制度的政策建议 143 (一)进一步降低“原籍省长”比例 143 (二)破除女性干部晋升“天花板” 144 (三)着力打造高素质复合型省长队伍 144 (四)增加基层干部晋升机会 145 (五)拓宽领导干部外部引才渠道 145 (六)有计划选拔无党派或民主党派人士出任省长 146 第五章 大国人事之福利:保障还是激励? 一、干部福利:大国队伍的“保障网” 149 (一)党政干部及福利制度 149 (二)党政干部福利制度发展脉络 149 二、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151 (一)研究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151 (二)研究资料:125 份制度文本 152 (三)三维分析框架:结构·历史·行为 153 三、历史逻辑:党政干部福利制度的历史沿革 155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政干部福利制度(1921 — 1948 年) 156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政干部福利制度(1949 — 1957 年) 158 (三)“ 大跃进”至“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党政干部 福利制度(1958 — 1965 年) 161 (四)“ 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以前的党政干部 福利制度(1966 — 1977年) 163 (五)改革开放初期的党政干部福利制度(1978 — 1992 年) 164 (六)公务员制度探索时期的党政干部福利制度(1993 — 2011 年) 168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政干部福利制度(2012 年至今) 172 四、存续逻辑:党政干部福利制度变迁的间断与延续 177 (一)关键节点:党政干部福利制度变迁中的关键事件 178 (二)路径依赖:党政干部福利制度变迁的历史延续与自我强化 179 五、行为逻辑:党政干部福利制度与行为的双向互动 184 (一)行为选择推动党政干部福利制度的变迁 185 (二)党政干部福利制度影响行为选择 187 六、何去何从:大国党政干部福利制度变迁展望 190 (一)基于党政干部福利制度现实困境引发的思考 190 (二)基于党政干部福利制度变迁逻辑引发的思考 193 第六章 大国之问:围城还是理想国? 一、行政机关搬迁:工作场域变迁的典型要素 197 二、行政场域变迁深层分析 198 (一)城市副中心:行政场域变迁的典型样本 199 (二)行政场域变迁的原因、问题与效果 200 三、北京市公务人员工作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207 (一)北京市公务人员工作生活状况的现状分析 207 (二)性别、行政级别和搬迁与公务人员工作生活质量的方差分析 225 四、北京市公务人员调查中的问题梳理和原因分析 237 (一)共性问题 238 (二)差异性问题 247 五、改善干部队伍管理的政策建议 255 (一)优化选人机制,实现人尽其才 255 (二)明确岗位职责,为公务人员减负 258 (三)完善考核机制,提升工作绩效 259 (四)加快城市建设,落实配套保障 260 参考文献 一、中文图书 263 二、中文期刊与报纸 267 三、中文学位论文 277 四、外文图书 278 五、外文期刊 278 后 记 28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