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能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

智能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

智能信息网络核心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
  • 字数: 29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尹浩 著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商品条码: 97871156306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完整、系统地提出智能信息网络概念与体系架构;已经经过论证,具备可扩展性、移动性、安 全性。 作者尹浩院士为通信网络领域专 家,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通信网络理论方法研究、体系结构设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与工程建设项目,获国 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内容简介
智能信息网络(Intelligent Information Network,IIN),是指面向泛在智联需求提供智能服务的信息网络,能够主动认知网络自身状态、用户行为和网络电磁环境,自主实现人?机?物等各类智能要素敏捷高 效、安 全可靠的泛在智联。本书概要介绍了信息网络概念内涵、发展历程,梳理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提出了智能信息网络的基本内涵、科学问题、典 型特征和能力愿景,设计了智能信息网络的网络架构并阐释其基本机理,从网络认知理论与模型、网络知识体系与构建方法、多维标识与寻址体系、交互语言体系、内生安 全体系等5个方面,研究了智能信息网络核心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提出了智能信息网络智能运维管控、分级评价等方法,之后提出了智能信息网络的典 型应用及发展愿景。本书适合从事智能信息网络研究与设计的人员阅读,不仅可供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物联网、空间信息网络等领域科研人员和垂直行业相关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 全、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辅助材料。同时,本书对于对网络智能化发展感兴趣的人员也具有阅读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尹浩 通信网络领域专 家,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通信网络理论方法研究、体系结构设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与工程建设项目,获国 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和卫星通信技术。
目录
第1章概述001
1.1信息网络发展历程与趋势001
1.1.1基本概念001
1.1.2发展历程003
1.1.3发展趋势006
1.2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与趋势007
1.2.1发展历程007
1.2.2发展趋势009
1.3智能信息网络发展面临的挑战011
参考文献013
第2章智能信息网络概念内涵015
2.1基本内涵015
2.2典型特征016
2.2.1自主学习016
2.2.2自主优化017
2.2.3自主管理017
2.2.4自主演进017
2.3关键能力018
2.3.1新质能力018
2.3.2传统增强能力019
第3章智能信息网络总体架构与工作原理021
3.1智能信息网络体系架构021
3.1.1功能架构022
3.1.2技术架构026
3.2科学问题027
3.3智能信息网络构成要素028
3.3.1元智能028
3.3.2智能体029
3.3.3网络大脑030
3.4智能信息网络工作原理030
3.4.1功能架构交互关系030
3.4.2智能体协同机理032
第4章智能信息网络认知理论与模型043
4.1网络认知概念内涵043
4.2网络认知模型及架构043
4.2.1网络认知模型043
4.2.2网络认知架构045
4.2.3网络认知运行机理047
4.3网络认知关键技术051
4.3.1多域感知技术051
4.3.2学习分析技术057
4.3.3优化决策技术060
第5章智能信息网络知识体系与构建方法071
5.1概念内涵071
5.1.1概念定义071
5.1.2网络知识分类073
5.2网络知识表征与构建074
5.2.1网络知识表征074
5.2.2网络知识体系的构建078
5.2.3基本工作原理079
5.3网络知识应用与管理080
5.3.1网络知识应用080
5.3.2网络知识管理081
5.3.3网络知识评价082
5.4关键技术086
5.4.1知识抽取技术086
5.4.2表示学习技术088
5.4.3知识融合技术090
5.4.4知识衍生技术091
5.4.5知识推理技术092
5.4.6分布式存储技术093
参考文献096
第6章智能信息网络多维标识与寻址体系098
6.1概念内涵098
6.2多维标识设计099
6.2.1基于时空基准的多维标识体系架构设计099
6.2.2基于时空基准的多维标识体系运行机理100
6.2.3基于时空基准的多维标识分配方案101
6.2.4基于时空基准的多维标识表征方案102
6.2.5基于时空基准的多维标识命名与寻址方法103
6.3基于多维标识的路由寻址方法109
6.3.1网络协议底座109
6.3.2数据包格式与传输方案112
6.4关键技术115
6.4.1标识生态算法库115
6.4.2全局服务质量保障路由协议技术118
6.4.3面向负载均衡重路由协议技术119
6.4.4复合属性路由协议技术120
参考文献122
第7章智能信息网络交互语言体系123
7.1概念内涵124
7.2网络交互语言体系设计124
7.2.1体系架构124
7.2.2功能模型125
7.2.3交互语料库127
7.3网络交互方法和协议131
7.3.1交互方法132
7.3.2交互协议134
7.3.3交互实例137
7.4关键技术143
7.4.1具备对抗能力的多意图交互语言理解方法143
7.4.2具备语义受控能力的交互语言生成方法147
7.4.3基于概念层次网络的格式化语句编码技术149
7.4.4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语义处理技术150
7.4.5基于语义情感通信的智能体协同消息处理技术150
参考文献151
第8章智能信息网络内生安全体系153
8.1概念内涵153
8.2智能信息网络内生安全体系设计156
8.2.1智能信息网络内生安全理论模型156
8.2.2智能信息网络内生安全技术框架158
8.3智能信息网络内生安全体系构建160
8.3.1面向安全态势的内生安全知识体系160
8.3.2面向网络行为的智能恶意行为检测方法171
8.3.3基于多维标识的追踪溯源技术176
参考文献181
第9章智能信息网络运维管控183
9.1概念内涵183
9.2智能运维管控架构设计184
9.2.1功能架构184
9.2.2系统架构186
9.2.3工作机理187
9.3关键技术189
9.3.1面向智能运维管控的网络知识构建189
9.3.2面向智能运维管控的网络知识服务190
9.3.3基于网络知识的资源智能调度192
9.3.4基于网络知识的策略智能生成196
9.3.5基于网络知识的故障智能处理198
第10章智能信息网络分级评估200
10.1智能信息网络分级评估的意义200
10.2智能化水平等级分类201
10.2.1网络智能化分级基础201
10.2.2分级特征描述204
10.2.3信息网络智能化分级评估205
10.3智能化水平评估方法206
10.3.1智能信息网络智能化水平评估问题206
10.3.2智能信息网络智能化能力评估208
10.3.3智能信息网络效能评估210
10.4智能信息网络性能测度方法212
10.4.1评估原则213
10.4.2指标体系214
10.4.3测度指标215
10.4.4测度方法选用原则216
10.4.5指标测度方法类型217
10.4.6数学表示218
10.5智能信息网络测度数据处理220
10.5.1复杂网络的测度表示221
10.5.2测度参数统一表征222
10.5.3H指数在网络测度中的应用224
10.5.4H指数在网络测度中的表达方式225
10.5.5指标参数综合评估227
参考文献228
第11章智能信息网络典型应用及发展愿景230
11.1发展愿景230
11.2发展局限232
11.3技术创新2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