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 战国卷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 战国卷

  • 字数: 39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全志 著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963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从战国士人的著述与文献的形成、历史知识与史书文献体系的建构、“百家言黄帝”与战国诸子的互动、儒家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形成、“道”的阐释及其相关文献的生成、阴阳家知识观念与文献的形成、阴阳家知识体系与诸子的互动、战国时期文献的构成与体系化等八个方面进行研究,揭示各类知识观念与文献如何随着战国士阶层的崛起获得空前的自由和活跃。探讨涛战国知识界在传承各种知识观念与文献的同时,又如何创造出新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观念,以至新的文献不断形成并得到系统化建构。
作者简介
"主编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文学院院长、河北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化研究。著有《先秦文体与话语方式研究》《制礼作乐与西周文献的生成》《楚辞与原始宗教》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 作者 刘全志,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与文化思想研究,侧重于出土文献与早期典籍的阐释与传承研究,出版专著《先秦诸子文献的形成》,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学评论》《哲学与文化》(A&HCI 收录期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3 项。"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战国“百家之学”的生成与著述
第一节 “私学”与“王官之学”
第二节 学派划分与“百家”的生成
第三节 语言表达与文字书写
第二章 历史知识与史书文献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战国时期历史知识的特征
第二节 战国士人近代史书写的文本资源
第三节 战国士人对近代史的改编
第四节 清华简《系年》通史的书写
第五节 史官“书法”的新变与当代史的书写
第三章 儒家知识观念与“仁”的衍生
第一节 儒家话语资源的构成与特征
第二节 “仁”与祭祀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仁”的通用字形与衍生
第四节 儒家对“仁”的阐发与创新
第五节 隶书“仁”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 “道”的阐释及成为最高范畴的过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