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辩护的理念(第三版)(签名版)陈瑞华

刑事辩护的理念(第三版)(签名版)陈瑞华

让律师的刑辩闪耀理论的光辉
  • 字数: 25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瑞华 著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2200194000091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陈瑞华教授畅销著作第二次再版,内容修改,面目全新! 本书立足于我国学界对刑事辩护的探讨以及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刑事辩护制度的变迁与现状,对刑事辩护的基本理论、模式、重大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是一次本土化的刑事辩护理论集成。有关刑事辩护的制度和具体规定在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或许是恒久不变且常探常新的。许多理论与概念在本书初版时由作者提出,至今仍在适用且经久不衰,而本次改版也删去了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内容,调整了知识的架构,增添了由刑事诉讼法等修改引发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带来的新思考。 《刑事辩护的理念》可谓《刑事辩护的艺术》一书的进阶版,在了解辩护技巧、辩护制度现状的前提下,讨论律师应当抱持怎样的理念才能更好地辩护,法律又应秉持何种理念建构辩护制度,可谓“理论实务两手抓,各类读者皆相宜”。
内容简介
陈瑞华教授对于刑事辩护具有极为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在律师领域取得了极大反响。本书是对刑事辩护理论问题的深度探讨,本版结合《刑事诉讼法》的最新修订以及相关立法司法文件,对无罪辩护、罪轻辩护、量刑辩护、程序性辩护、证据辩护等辩护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刑事诉讼和辩护理论。本书适合全国广大的律师读者阅读,也适合刑诉法领域老师和学生阅读。本书堪称《刑事诉讼的艺术》一书的进阶版,在实务指导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理论反思与总结,对于律师刑事辩护技巧的提升、刑事诉讼理论水平的拔高均颇有助益。相较于以往版本,本书删去了许多随着法律与制度的修订已经不合时宜的内容,增添了部分作者新近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瑞华,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荣获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2010 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刑事诉讼法、证据法、程序法理论、司法制度、企业合规理论。在程序价值理论、诉讼构造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刑事诉讼模式理论、辩护理论、企业合规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代表作有《刑事程序的法理》《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看得见的正义》《论法学研究方法》《刑事辩护的理念》《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企业合规基本理论》《有效合规的中国经验》等。
目录
第一章 刑事辩护的理论挑战/1
一、刑事辩护的旧理论与新问题/1
二、刑事辩护的双重意义/3
三、程序性辩护和量刑辩护的兴起/7
四、辩护权的诉权性质/10
五、辩护权的权利主体/13
六、向谁辩护,谁来倾听?/16
七、辩护制度发展的理念支撑/19
第二章 刑事辩护制度的回顾与展望/21
一、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简要回顾/21
二、律师定位:从“国家法律工作者”走向“法律代理人”/24
三、律师参与空间:从“法庭辩护”走向“全流程辩护”/30
四、辩护主体:从“有权辩护”走向“有权获得律师帮助”/35
五、辩护效果:从“获得律师帮助”走向“获得有效辩护”/38
六、辩护权保障:“司法救济”与“职业风险防控”的强化/43
七、结论/47
第三章 独立辩护人理论/49
一、独立辩护人理论的提出/49
二、德国的“独立司法机关理论”/52
三、中国的“独立辩护人理论”/55
四、对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59
五、律师独立辩护的限度/67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