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市场化机制研究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市场化机制研究

  • 字数: 15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赵晓东,邓良辰,王娟 著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796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我国能源战略发展中的关注要素。近年来虚拟电厂、绿色用电、节约用电、电能替代等应用,不仅持续成为行业内的关注焦点,还在投行、券商、互联网等行业跨界发酵升温。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抓手。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特点,必须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源网荷储高度融合、协调互动,协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和更好发挥电力需求侧的作用。本书以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的实践为基础,系统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研究团队调研的结果,重点介绍近年来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并提出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建议。
目录
第一章 背景及综述
一、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电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供需平衡面临日趋复杂的挑战
(二)新型电力系统呈现新特征,电力需求侧内涵功能大幅拓展
(三)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电力需求侧资源规模逐步扩大
(四)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利于电力需求侧参与市场
(五)技术模式创新蓬勃涌现,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新的“蓝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问题与挑战
(一)电力需求侧资源潜力远未得到充分挖掘
(二)电力用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积极性有待提高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补偿/激励资金来源受限
(四)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技术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本书概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