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作为方法的

作为方法的"选本编纂"与当代新诗

  • 字数: 3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徐勇 著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551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考察大量中国当代新诗选本,提供了中国当代新诗选本编纂的历史线索,通过分析重要选本的组成及其介入文学现场、参与文学史构筑的过程,探讨了选本编纂与诗歌批评、新诗史的建构、当代新诗场域的构筑、诗歌创作潮流、20世纪中国新诗评价问题以及经典化等重要命题的关系。
内容简介
选本编纂不仅仅是一个视角、领域和研究对象,更是一种方法论的体现,它以“选”“编”的方式集中了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本书以选本编纂为视角、领域、研究对象和方法,尝试探索当代诗歌研究的新可能、新路径和新模式。本书认为,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新诗的地位虽然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当代新诗选本的编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但中国传统“选学”的影响在其中是一以贯之的,它在当代“选本学”的构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此而论,对中国传统“选学”的复兴与重振而言,当代新诗选本的编选应是重要一环。
作者简介
徐勇 ---------------------------- 徐勇,厦门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曾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获《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南方文坛》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厦门市文学艺术奖二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著作奖等奖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选本学’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教育部等省部级课题五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CSC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选本编纂与八十年代文学生产》等专著四部。
目录
序/谢冕1
导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与新诗史的建构1
第一章选本批评、史学叙述与20世纪中国新诗17
第一节选本编纂与当代诗歌发展变迁17
第二节选本批评与中国当代诗歌场域的建构31
第三节选本编纂与20世纪中国新诗的评价问题55
第二章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体制与诗歌选本81
第一节《中国新诗选(1919—1949)》与“十七年”时期新诗体制的建立81
第二节《红旗歌谣》、新诗的出路与文学格局问题107
第三章朦胧诗潮与20世纪80年代诗歌选本编纂132
第一节《朦胧诗选》的版本差异与朦胧诗派的三种形态132
第二节选本编纂与朦胧诗的建构及其衍化147
第四章选本编纂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创作转型165
第一节选本编纂与“第三代诗”的发生165
第二节《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地形图180
第五章作为“视角”的选本编纂与新诗研究的理论问题199
第一节《九叶集》与现代诗歌流派的重构199
第二节作为“方法”的“世界文学”与新诗总集编纂223
第三节选本编纂与新诗经典化命题的再阐释237
第四节非正式出版选本与中国当代诗歌发展255
结语选本编纂与当代文学体裁格局变迁276
附录重要诗歌选本目录290
参考文献303
后记30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