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贝克莱的世界:关于三次对话的考察

贝克莱的世界:关于三次对话的考察

  • 字数: 2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英)汤姆·斯通汉姆 著 刘铭 编 腾光伟 译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7580162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汤姆·斯通汉姆教授对乔治·贝克莱哲学著作《海拉斯和菲洛努斯之间的三次对话》的解读。
《海拉斯和斐洛诺斯之间的三次对话》是贝克莱1713年出版的重要哲学著作,也是他发展唯心主义的关键性作品。该书以对话体方式,围绕物质的存在、感知的本质等展开辩论,就此提出了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通常被称为“非物质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
作者在书中深入探讨并批判性阐释了贝克莱的核心哲学思想,认为贝克莱“三次对话”的意义在于它对关于现实、感知和知识本质的哲学辩论的贡献。贝克莱的唯心主义挑战了他那个时代盛行的形而上学观点,他的工作也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影响,如伊曼努尔·康德和乔治·桑塔亚那,他们在自己的哲学中参与并回应了贝克莱的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汤姆·斯通汉姆(Tom Stoneham),当代著名英国学者,他出版了一系列形而上学、认识论、哲学逻辑和乔治·贝克莱哲学的研究著作,他是约克大学哲学教授和约克大学哲学系主任,博士生院院长,国际贝克莱学会主席,白玫瑰大学出版社编委会成员和AHRC同行评审学院成员。译者: 刘铭,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 滕光伟,英国约克大学哲学博士生
目录
注释
术语
引用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历史概述
1.1 乔治·贝克莱的背景介绍
1.2 贝克莱的一生
1.3 总结
第二章 贝克莱的世界
2.1 贝克莱的世界观
2.2 为什么贝克莱使用了对话体的形式
2.3 三次对话的论点
2.4 解读唯心主义
2.5 贝克莱是一个反现实主义者吗
附录:《三次对话》快速参考指南
第二部分
第三章 可感知的
3.1 我们用感觉感知什么
3.2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是依赖于心灵的
3.3 感知的替代模型
3.4 结论
附录:感知与认识
第四章 物质的问题
4.1 思想的局限
4.2 物质基质
4.3 科学世界观
4.4 解释
4.5 没有上帝的唯心主义
4.6 结论
附录:所谓的“主论证”
第三部分
第五章 上帝:因果关系与依赖性
5.1 谜题
5.2 因果关系
5.3 独立性
5.4 连续性
5.5 感知依赖
5.6 物理世界的存在
5.7 结论
附录:正式论证与真实论证
第六章 行动,他人心灵,与自我
6.1 意志理论的行动
6.2 行动与想象
6.3 自由意志与对其他心灵的认识
6.4 自我
6.5 结论
附录:贝克莱是否持有意志理论的观点
第七章 性质与谓词
7.1 定义与背景
7.2 贝克莱对唯名论的承诺
7.3 反对抽象
7.4 没有共相的性质
7.5 结论
第八章 对象与身份
8.1 实体的丛束理论
8.2 我们真的可以不需要非精神实体吗
8.3 观念的集合
8.4 未被感知的存在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