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子设备防腐蚀设计

电子设备防腐蚀设计

防腐蚀领域专业图书。偏重实践。
  • 字数: 5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胡长明 编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223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防腐蚀领域专业图书。偏重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在综合电子设备结构、工艺设计人员工程工作经验,以及我国电子设备防腐蚀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写,全书共13章,介绍了防腐蚀基本理论、常用材料特性、防腐蚀工艺、防腐蚀试验及仿真等防腐蚀的成熟成果和新进展,同时从典型对象角度出发,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电子设备的防腐蚀设计要求、设计流程及材料、工艺选用原则,并对电子设备防腐蚀发展进行了展望。本书既可作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电子设备腐蚀特点(1)
1.1.1电子设备结构特点(1)
1.1.2电子设备腐蚀失效模式(3)
1.2电子设备防腐蚀现状及需求(5)
1.2.1电子设备防腐蚀现状(5)
1.2.2电子设备防腐蚀需求(7)
第2章腐蚀影响因素(8)
2.1腐蚀的定义(8)
2.2常见腐蚀形态(9)
2.2.1金属的常见腐蚀形态(9)
2.2.2非金属的常见腐蚀形态(10)
2.3环境因素对材料腐蚀的影响(12)
2.3.1自然环境因素(12)
2.3.2工作环境因素(15)
2.4材料因素对腐蚀的影响(17)
2.4.1金属材料(17)
2.4.2高分子非金属材料(21)
第3章腐蚀的类型(22)
3.1腐蚀的分类(22)
3.1.1按环境分类(22)
3.1.2按机理分类(23)
3.1.3按形态分类(23)
3.2大气腐蚀(24)
3.2.1大气腐蚀机理(25)
3.2.2大气腐蚀影响因素(25)
3.2.3大气腐蚀控制(26)
3.3金属电化学腐蚀(27)
3.3.1电化学腐蚀机理(27)
3.3.2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因素(29)
3.3.3电化学腐蚀控制(31)
3.4高分子材料老化(32)
3.4.1高分子材料老化特征(32)
3.4.2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影响因素(33)
3.4.3高分子材料老化控制(34)
3.5微生物腐蚀(35)
3.5.1微生物腐蚀机理(36)
3.5.2微生物腐蚀影响因素(36)
3.5.3微生物腐蚀控制(37)
第4章电子设备常用金属材料(39)
4.1金属材料选用原则(39)
4.1.1选择依据(39)
4.1.2选用原则(40)
4.2黑色金属材料(42)
4.2.1碳钢(42)
4.2.2低合金钢(43)
4.2.3铸铁(45)
4.2.4不锈钢(47)
4.2.5耐热钢(50)
4.3常用有色金属材料(52)
4.3.1铝及铝合金(52)
4.3.2铜及铜合金(54)
4.3.3钛及钛合金(56)
4.3.4镁及镁合金(57)
4.3.5锌及锌合金(58)
4.4电子封装材料(58)
4.4.1金属封装材料(59)
4.4.2金属基复合封装材料(59)
第5章电子设备常用非金属材料(62)
5.1非金属材料选用原则(62)
5.2塑料(63)
5.2.1概述(63)
5.2.2常用塑料的性能(64)
5.2.3常用塑料的选用(65)
5.3橡胶(67)
5.3.1概述(67)
5.3.2常用橡胶的性能(68)
5.3.3常用橡胶的选用(69)
5.4密封胶(71)
5.4.1常用密封胶的分类及性能(71)
5.4.2密封胶的选用(72)
5.5热缩套管(73)
5.5.1概述(73)
5.5.2热缩套管性能(74)
5.5.3热缩套管的选用(75)
5.6包装(76)
5.6.1包装方法及分类(76)
5.6.2包装材料(77)
第6章金属镀覆与化学处理(81)
6.1电镀层(81)
6.1.1锌及锌合金镀层(81)
6.1.2镉镀层(84)
6.1.3铜镀层(87)
6.1.4镍镀层(89)
6.1.5铬镀层(91)
6.1.6锡及锡合金镀层(93)
6.1.7银镀层(95)
6.1.8钯及钯镍合金镀层(97)
6.1.9铑镀层(99)
6.1.10金及金合金镀层(100)
6.2化学镀层(103)
6.2.1化学镀镍层(103)
6.2.2化学镀铜层(105)
6.3化学转化膜(106)
6.3.1钢铁化学氧化膜(106)
6.3.2铜及铜合金化学氧化膜(108)
6.3.3铜及铜合金钝化膜(109)
6.3.4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膜(111)
6.3.5镁合金化学氧化膜(112)
6.3.6不锈钢钝化膜(114)
6.4电化学转化膜(115)
6.4.1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膜(115)
6.4.2铝及铝合金磷酸阳极氧化膜(117)
6.4.3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118)
6.4.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119)
6.4.5微弧氧化膜(120)
6.5其他镀覆层(122)
6.5.1热浸锌层(122)
6.5.2热喷锌/铝层(123)
6.5.3锌铬涂层(达克罗)(125)
6.5.4可控离子渗层(PIP渗层)(127)
6.5.5二硫化钼溅射膜(128)
第7章涂层及涂装(130)
7.1涂料概述(130)
7.1.1涂料组成(130)
7.1.2涂料分类(134)
7.2常用涂料及其性能(135)
7.2.1装饰防护性涂料(135)
7.2.2功能性涂料(136)
7.3涂层系统(139)
7.3.1涂层系统组成及功能(139)
7.3.2设计选用(141)
7.3.3结构设计工艺性要求(142)
7.4涂装工艺(143)
7.4.1涂覆标记基本组成(143)
7.4.2涂装工艺流程(144)
7.4.3涂装前处理工艺(144)
7.4.4常用涂料涂装方法(146)
7.5涂层质量控制(152)
7.5.1生产过程质量控制(152)
7.5.2涂层质量要求(153)
第8章敷形涂覆及密封处理(158)
8.1印制板组件敷形涂覆(158)
8.1.1印制板组件敷形涂层及其性能(158)
8.1.2印制板组件涂覆选用准则(160)
8.1.3印制板组件敷形涂覆工艺(161)
8.1.4印制板组件敷形涂覆质量控制(163)
8.2密封处理(166)
8.2.1密封处理种类及特点(166)
8.2.2密封处理工艺(166)
8.2.3密封处理质量控制(170)
第9章防腐蚀结构设计(172)
9.1系统防腐蚀设计(172)
9.1.1环境控制设计(172)
9.1.2密封设计(175)
9.1.3遮蔽设计(184)
9.2组合结构防腐蚀设计(184)
9.2.1异种金属接触界面的设计(184)
9.2.2连接结构设计(187)
9.2.3减少积水的组合结构设计(192)
9.3零件防腐蚀设计(192)
9.3.1边缘(棱)的设计(193)
9.3.2死角的设计(193)
9.3.3孔洞的设计(193)
9.3.4内腔结构的设计(194)
9.3.5避免应力腐蚀的设计(195)
9.3.6避免腐蚀疲劳的设计(196)
第10章典型对象和构件防腐蚀设计(198)
10.1典型对象防腐蚀设计(198)
10.1.1天线系统防腐蚀设计(198)
10.1.2伺服传动系统防腐蚀设计(201)
10.1.3冷却系统防腐蚀设计(208)
10.1.4方舱电站及UPS电源防腐蚀设计(213)
10.1.5其他典型对象的防腐蚀设计(214)
10.2典型构件防腐蚀设计(216)
10.2.1紧固件(216)
10.2.2电缆及装配(217)
10.2.3接插件(218)
10.2.4弹性件(218)
10.2.5安装面(218)
10.3典型电路防腐蚀设计(222)
10.3.1印制板组件(223)
10.3.2电接点和电连接件(223)
10.3.3波导及微波电路组件(225)
10.3.4电源及高压组件(228)
第11章腐蚀试验(229)
11.1概述(229)
11.1.1腐蚀试验的目的与任务(229)
11.1.2腐蚀试验的类型(230)
11.1.3腐蚀试验的选择(231)
11.1.4腐蚀试验的通用要求(231)
11.2重量法(232)
11.2.1原理与分类(232)
11.2.2失重法(232)
11.2.3增重法(232)
11.2.4腐蚀速度的计算(233)
11.3线性极化法(233)
11.3.1原理与分类(233)
11.3.2恒电流法(233)
11.3.3腐蚀速度的计算(234)
11.4三氯化铁孔蚀(点蚀)试验(234)
11.4.1原理(234)
11.4.2试验步骤(234)
11.4.3试验结果评价(235)
11.5盐雾试验(235)
11.5.1试验目的与范围(235)
11.5.2试验方法(235)
11.5.3试验程序(236)
11.5.4试验结果评价(236)
11.6湿热试验(236)
11.6.1试验目的与范围(236)
11.6.2恒定湿热试验(236)
11.6.3交变湿热试验(237)
11.6.4试验结果评价(238)
11.7工业气氛试验(238)
11.7.1试验目的与范围(238)
11.7.2二氧化硫试验(238)
11.7.3硫化氢试验(239)
11.7.4试验结果评价(239)
11.8酸性大气试验(239)
11.8.1试验目的与范围(239)
11.8.2试验程序(240)
11.8.3试验结果评价(240)
11.9霉菌试验(240)
11.9.1试验目的与范围(240)
11.9.2霉菌菌种选择(240)
11.9.3试验程序(241)
11.9.4试验结果评价(241)
11.10大气暴露试验(242)
11.10.1试验目的与范围(242)
11.10.2试验场点选择(242)
11.10.3试验试样(243)
11.10.4试样暴露方式(243)
11.10.5试验时间和期限(244)
11.10.6试验结果评价(244)
第12章防腐蚀仿真进展与探索(245)
12.1概述(245)
12.1.1腐蚀仿真的意义(245)
12.1.2腐蚀仿真的发展(246)
12.1.3腐蚀仿真的原理(247)
12.2腐蚀仿真数据库建设(255)
12.2.1概述(255)
12.2.2环境数据库建设(256)
12.2.3材料数据库建设(262)
12.3腐蚀仿真案例(269)
12.3.1建模过程(269)
12.3.2腐蚀仿真实例(270)
第13章电子设备防腐蚀展望(279)
13.1电子设备防腐蚀的重要性和长期性(279)
13.2电子设备防腐蚀挑战(280)
13.3电子设备防腐蚀展望(281)
13.3.1深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281)
13.3.2深化寿命评估与预测研究(282)
13.3.3深化耐蚀材料开发研究(283)
13.3.4深化防腐蚀新技术研究(284)
13.3.5加强防腐蚀设计多专业联动(285)
13.3.6加强全寿命周期防腐蚀综合管理(286)
参考文献(28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