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 字数: 41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伟利 编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89467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以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教学为核心,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基础与方法篇,梳理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发展演变,论证将真实情境融入地理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凝练出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范式。下篇为案例设计与实践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划分的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为主线,精选各模块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案例,从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区域资源整合、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后反思等各个要素与环节全景呈现,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高中地理教学与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与探索,为一线师生提供通俗易懂、可迁移应用的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
  张伟利

女,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郑州外国语学校地理组教研组长、河南省一级学科基地地理学科负责人、郑州市杰出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地理学科中心组成员。中国地理科技大赛全国百名先进个人,优秀科技辅导员,河南省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五一劳动奖章、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及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郑州市杰出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获得者。
目录
上篇 理论基础与方法
第1章 地理教学理念的发展演变
1.1 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
1.2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1.3 从碎片化教学到大单元教学
1.4 从单学科到跨学科教学
1.5 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
1.6 从课堂讲授到地理实践
第2章 实施基于真实情境地理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实施基于真实情境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2.2 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教学的可行性
第3章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范式
3.1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原则
3.2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思路
3.3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步骤与实施要点
下篇 案例设计与实践
第4章 基于真实情境的必修课程教学案例实例
4.1 地球的历史——汝阳黄河巨龙的前世今生
4.2 常见地貌类型——如何识别常见的地貌类型
4.3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探空气球”的大气之旅
4.4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如何给城市“退热”
4.5 土壤——学校的土壤适合种庄稼吗?
4.6 植被——行道树该怎么选?
4.7 气象灾害——台风天气怎么保护好自己?
4.8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怎样让城市规划更合理?
4.9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理环境与城乡建筑
4.10 城镇化——“郑漂”人的城市记忆
4.11 兴农有“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4.1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格力电器郑州发展之路
4.13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轨道”上的郑州都市圈
4.14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幻乐之城——中牟
4.15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一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大会与环境问题
第5章 基于真实情境的选择性必修课程教学案例
5.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5.2 常见天气系统
5.3 洋流——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4 海一气相互作用
5.5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山海情
5.6 城市的辐射功能——“二七”大罢工100年看郑州城市辐射功能
5.7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焦作“百年煤城”的创新“涅槃”
5.8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南方喀斯特地区与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
5.9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合作
5.10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以镍矿为例
5.11 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安全——从低碳走向合作
5.12 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13 污染物跨境转移影响国家安全——核废水排海之殇
5.14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引渤入疆工程为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