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多高层钢结构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多高层钢结构

  • 字数: 50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张艳霞,张爱林 编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商品条码: 97871122944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的数次地震,特别是2023年2月发生的土耳其大地震,再次表明人类正面临着地震的全面威胁。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汶川、玉树、雅安等大地震,也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传统钢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即使没有发生整体倒塌,过大塑性变形导致的破坏和难以恢复的残余变形也会导致其很难再承受震级较高的余震,修复将花费高昂的代价,付出的时间、材料和人力成本甚至会超过重建。可恢复功能结构因其能够实现强震作用下的低损伤和可恢复目标而成为结构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该结构大震后不需修复,或者只需对局部受损部件进行快速更换便可迅速恢复使用功能,能够承受密集且震级较大的余震,将有效提高广大城镇地区的工程韧性和灾后恢复能力。
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结构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典型节点及楼盖结构的构造研发、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结构体系和典型节点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本书基于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结构及其减震体系,依据典型节点、平面框架、空间框架性能研究、整体结构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共分为8章内容。第1章绪论概述了国内外可恢复功能钢结构体系的研究背景与现状;第2章介绍了自复位梁柱节点,对其开展了拟静力试验、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其抗震性能;第3章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的性能研究工作,包括不同类型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的拟动力试验研究;第4章介绍了适用于大跨度多高层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结构的减震体系及其试验研究工作,包括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中间柱型阻尼器结构及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开缝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第5章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两层两跨空间钢框架在拟动力和静力试验下的抗震性能;第6章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的性能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第7章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结构的性能化设计理论和性能化设计方法,并通过结构算例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第8章介绍了适用于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的隔震楼盖系统及其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工作。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国内外研究概况
1.3本书内容
第2章装配式预应力自复位梁柱节点性能研究
2.1自复位梁柱节点基本构造及安装
2.2自复位梁柱节点试验研究
2.2.1十字形自复位梁柱节点试验设计
2.2.2对应于生命安全水准梁柱节点的试验结果分析
2.2.3对应于防倒塌水准梁柱节点的试验结果分析
2.3自复位梁柱节点的滞回曲线理论模型
2.4自复位梁柱节点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对比
2.4.1自复位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2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现象对比
2.4.3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塑性应变对比
2.4.4有限元和试验荷载-位移滞回性能对比
2.4.5节点开口处有限元、试验及理论弯矩转角滞回性能对比
2.5本章小结
第3章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性能研究
3.1,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拟动力试验
3.1.1原型结构和试验模型
3.1.2材性性能
3.1.3试验方案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