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极桩功

无极桩功

李光昭先生在继承杨氏太极拳衣钵、吸收先辈们的拳修精华、结合自身六十余载修为实践的基础上,把对无极桩功修为的经验体会总结成《无极桩功》一书,是太极拳道修为之根基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和实践指南。
  • 字数: 2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 作者: 李光昭 著
  • 出版日期: 202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69288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太极拳的内功修炼中,无极桩功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功法,也被历代太极拳名家作为太极拳修炼的根基。学习无极桩功,可以在认知自己的基础上解决自己的身心问题,调整身心的不平衡,找回自己生命的原点,找回自然的中定状态。 李光昭先生所传承的无极桩功,来自正宗正门的杨氏太极拳,最早可追溯至民国初年。在继承杨氏太极拳衣钵、吸收先辈们的拳修精华、结合自身六十余载修为实践的基础上,李光昭先生传承发展了传统太极拳的理法、心法等理论体系及功法体系, 把几十年来对无极桩功修为的经验体会总结成《无极桩功》一书,坚持以明理为主导,将理法讲透彻,将心法讲明白,将功法讲具体,并且突出了理法、心法、功法三法合一,特别是对过去功法中所谓的“秘而不宣”,其内涵真义也在《无极桩功》中予以披露,是太极拳道实修实证修为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和实践指南。 本书也是“太极拳道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太极拳道系列丛书”各自独立成册,而理一以贯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光昭太极拳道”修为体系。“光昭太极拳道”修为体系的特点是始于桩功,先后拳,桩即拳,拳即桩,拳桩为一。“光昭太极拳道”修为体系的特征是以武演文、以拳入道由拳悟道。拳修的主旨是以拳炼我、改造自我、返璞归真。
内容简介
无极桩亦称自然桩,源于道家根据上古时期修炼的思想,在养生的过程中找到的一种桩位。修习这种桩位,可以使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心与神极为安静,筋骨肌肤极为干净,神形合一,阴阳相调,它是一种平衡、中和的内在运动。在太极拳内功修炼中,无极桩被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功法,也被历代太极拳名家作为太极拳修炼的根基。本书分为上篇理法篇和下篇功法篇,详细介绍了无极桩功修为的核心主旨,修为应遵循的心法、修习法要等基本要求,以及十三种基本功法的修习要领,书中还配有学员学习的“试手体验”及问题解答,有助于读者学习理解。无极桩功的修炼心法是一个中心,即处处求中。围绕着处处求中,有三个具体心法:一是反向修义,二是借假修真,三是层层修分。学习无极桩功,可以在认知自己的基础上解决自己的身心问题,调整身心的不平衡,找回自己生命的原点,找回自然的中定状态。因此,无极桩功是知己之功,是找平之功,是求一之功、合一之功。
作者简介
李光昭,十六岁随父亲习练太极拳。其父李树田师从京城杨氏太极拳名家白旭华及徐岱山,深得杨健侯、杨少侯门内所传传统太极拳心法与功法之要。作者师承其父,得到杨家传承体系太极内功之真传。李光昭先生继承了本师承传授太极拳的体系,对桩功研习感悟颇深。自2008年以来,致力于在国内外教授太极桩功,每年定期赴美为美国加州五系中医药大学博士生班和硕士生班讲授太极桩功,并受聘为该校太极教授。2017 年李光昭先生被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在线授予“中医传承贡献人物奖”。自2018 年4 月起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健康之家”节目,开办每周一期的《李光昭太极养生智慧》专题访谈,有《以拳证道》《静出动势》等著作。
目录
上篇无极桩功理法篇
第一章什么是无极桩功/3
无极桩亦称自然桩,在太极拳的内功修炼中,无极桩功被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功法,也被历代太极拳名家作为太极拳修炼的根基。太极拳修炼的目的是要回到无极状态,通过修习无极桩功找回自己生命的原点,找回自然的中定状态。
一、何为无极桩/3
二、分阴阳,合太极/5
三、练形求意/10
第二章为什么修无极桩功/19
在太极桩功修为过程中,须牢牢把握太极桩功“以式修桩、以势成桩、桩动成拳”三大特征,并将“神、意、气、力、形”太极内功修炼的五个重要元素贯穿桩功修习之中,做到神不外溢而聚,意不散乱而专,气不上浮而沉,力不出尖而整,形不破体而灵。
一、桩与拳/19
二、以式修桩/21
三、以势成桩/26
四、桩动成拳/28
第三章无极桩功修为的核心主旨/34
太极内功从桩功开始就是在认知自己的基础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在用平的准则去调整所有的不平。因此,无极桩功是知己之功,是找平之功,是求一之功、合一之功。
一、知己之功/34
二、修心之功/44
三、合一之功/63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