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媒介创意设计

跨媒介创意设计

  • 字数: 341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编者:郑伟|
  • 商品条码: 97873026773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当代 高校设计教育的重要发展趋 势,随着数字化技术引领创 意设计打破媒介屏障,需要 培养更多具有跨界创新精神 和创新创意能力的设计人才 。《跨媒介创意设计》的理 论与方法正是在这个大背景 下率先凸显出其跨学科的前 沿性。本书力求厘清“跨媒 介”理论体系下艺术、技术 、创新之间的脉络关系,结 合跨媒介叙事、“可供性”理 论和跨媒介设计方法建构的 设计基础,通过跨媒介广告 创意设计、文化遗产创意设 计、元宇宙艺术等形态展现 跨媒介创意设计的实操性与 实用价值,同时探寻数字媒 介时代的设计物之于人的价 值,反思了数字传播时代的 设计伦理问题。
作者简介
\"郑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导,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兼任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委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艺委会副主任等职务。多次担任学院奖、金犊奖、虎啸奖等大赛评审团评委。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黑龙江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社科三等奖(政府奖)、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等。 陈婧,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艺术传播专业学术硕士,从事数字化博物馆内容生产与创意设计研究。第十三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项目主要成员,担任项目撰稿组负责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组成员。\"
目录
第1章 跨媒介创意设计概述 1.1 跨媒介创意设计的兴起 1.1.1 媒介技术关键性变革(技术层面) 1.1.2 媒介融合的传播特性(传播载体) 1.2 跨媒介创意设计的特点 1.2.1 单一媒介与跨媒介 1.2.2 故事世界的扩张性 1.2.3 设计内容的互文性 1.3 跨媒介创意传播应用 1.3.1 媒介消费的发展(社会层面) 1.3.2 媒介市场的变革(市场层面) 第2章 跨媒介叙事与设计思维 2.1 跨媒介叙事 2.1.1 跨媒介叙事溯源 2.1.2 媒介间性与媒介本体 2.1.3 作品内跨媒介 2.2 跨媒介设计创意的生成 2.2.1 创造性思维 2.2.2 隐喻式思维 2.2.3 参与式思维 2.3 跨媒介叙事的方式 2.3.1 空间的交互 2.3.2 新的叙事方式 第3章 跨媒介创意设计的方法 3.1 跨媒介语境下的设计结构 3.1.1 语言层:多元的视听语言 3.1.2 符号层:个性化的形象 3.1.3 叙事层: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叙事结构 3.2 跨媒介设计的实践思路 3.2.1 解构重组与跨界混搭 3.2.2 感官的塑造与五感设计 3.2.3 互动性流转与沉浸式体验 3.2.4 受众洞察与跨媒介沟通策略 3.3 跨媒介创意的视觉修辞 3.3.1 视觉信息化与信息视觉化 3.3.2 视觉原理与规律 3.3.3 跨媒介视觉修辞的原则与结构方法 第4章 “可供性”理论视角下的创意设计 4.1 “可供性”理论概述 4.1.1 “可供性”理论的源起 4.1.2 设计的可供性与示能 4.1.3 设计生态学与可供性 4.1.4 超越功能的可供性 4.2 数字时代媒介的可供性 4.2.1 数字媒介的可供性 4.2.2 传播内容的可供性 4.2.3 社群的可供性 4.2.4 想象的可供性 4.3 可供性的设计基础 4.3.1 从物的设计到行为的设计 4.3.2 可供性的思维指向 4.3.3 可供性的设计特点 4.4 数字媒介时代的交互设计 4.4.1 交互设计概述 4.4.2 交互设计的导向及其可供性要素 4.4.3 交互设计的流程 第5章 跨媒介广告创意设计 5.1 跨媒介视域下的消费要素分析 5.1.1 消费主体与特征 5.1.2 消费心理 5.1.3 消费行为模式 5.2 跨媒介视域下的营销策略 5.2.1 整合营销 5.2.2 视觉营销 5.2.3 事件营销 5.2.4 品牌叙事 5.2.5 品牌形象 第6章 文化遗产的跨媒介创意设计 6.1 传统文化的IP符号设计 6.1.1 优秀传统文化符号 6.1.2 文学艺术叙事的IP化 6.1.3 文化类IP的再符号化 6.2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设计 6.2.1 产品:数字化文化遗产 6.2.2 活化: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 6.3 博物馆空间的展示设计 6.3.1 博物馆的新定义 6.3.2 数字化藏品的展示与传播 6.3.3 跨媒介视域下的叙事转向 6.3.4 跨媒介视域下的艺术生产与审美经验 第7章 元宇宙艺术与跨媒介创意设计 7.1 数字时代创新文本洞察 7.1.1 叙事特征 7.1.2 设计体验 7.1.3 空间感知 7.2 元宇宙设计的技术基础 7.2.1 影像技术 7.2.2 人机交互 7.2.3 增强现实 7.3 虚拟空间中的创意设计 7.3.1 空间叙事和感知 7.3.2 全息游戏中的跨媒介应用 7.3.3 AR/vR技术与设计话语 7.4 元宇宙设计与创意营销 7.4.1 展览形象 7.4.2 推广 7.4.3 工具 7.4.4 渠道 7.4.5 设计衍生品 第8章 数字传播时代的设计伦理 8.1 数字设计的伦理忧思 8.1.1 数字设计的可达性:内容分发 8.1.2 数字设计的系统可信性:数据隐私 8.2 技术话语与智能创意 8.2.1 智能创意赋能设计 8.2.2 智能创意的困境 8.2.3 智能创意的破局之道 8.3 数字传播时代设计的包容性 8.3.1 数字设计的兼顾性与适用性 8.3.2 警惕进入算法偏见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