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与人类学之间

文学与人类学之间

  • 字数: 283
  • 出版社: 陕西师大
  • 作者: 编者:(美)凯瑟琳·M.阿什利|总主编:叶舒宪|译者:邱玉祺//李永平
  • 商品条码: 97875695463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是20世纪最具影 响力的人类学家之一,以 对社会戏剧(social drama)、阈限 (liminality)和仪式 (ritual)等概念的分析与 运用而闻名。本书源于凯 瑟琳·M.阿什利为了纪 念维克多·特纳而组织的 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参 与的学者们深入探讨了特 纳的思想理论对文学研究 产生的深远影响,讨论了 如何将特纳的跨学科视角 应用于文学及其他社会科 学领域。研讨会所产生的 论文成果不仅形成了本书 的核心内容,也为相关学 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 启示与思路。书中的案例 展示了学者们如何以特纳 的核心理论为基点,对人 类学和文学进行交叉探索 与思考。他们的开创性成 果不仅丰富了特定学科的 研究,也为跨学科研究提 供了积极的借鉴和启发。
作者简介
李永平,1970年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古典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研究涉及文学人类学、古典文学、比较文明等。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海外藏中国宝卷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十多项,出版著作《包公文学及其传播》《禳灾与记忆:宝卷的社会功能研究》《丝绸之路与文明交往》等。近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外国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思想战线》《文艺理论研究》《民俗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目录
第一部分 文化理论与文学研究 体验谋杀——对古代文本的仪式解读 美学、浪漫传奇和维克多·特纳 阀限、狂欢节和社会结构——以中世纪晚期圣经剧为例 欲望和仪式的叙事 库柏、霍桑、凯瑟和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阈限性 泥土、镜子、化妆——《幕间》中的阈限性和自反性 象征意义和后现代表征问题 第二部分 特纳的理论和实践 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相关理论 “从天神到丑怪”——维克多·特纳思想的反结构和批判性 维克多·特纳人类学理论的文学根源 维克多·特纳的学术生涯和出版成果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