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穿越岁月的热爱:音乐家吴颂今的人生启示录

穿越岁月的热爱:音乐家吴颂今的人生启示录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中国书籍
  • 作者: 吴颂今
  • 商品条码: 978752410150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堪称宝藏爷爷的吴颂今,创作出《军中绿花》《茶山情歌》《桃花运》等名曲的著名词曲作家,打造出杨钰莹、陈思思等众多著名歌手的资深音乐人,年近八旬之际,写下这本洋溢着励志精神的人生回忆录。 他回望自己为追求音乐梦想走过的道路,从青春迷茫到立志成材,从爱情婚恋到事业有成,以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奋进的处世姿态,给读者以启迪。书中结合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种种热点问题,以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引起年轻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深思。对了解社会人生,了解一个时代的历史也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吴颂今,198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任中国唱片广州公司高级编辑、颂今音乐工作室艺术总监。吴颂今系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流行音乐学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中国音乐传播学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流行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音像协会、中国轻音乐学会及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会员、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作词作曲委员组),井冈山市荣誉市民,《流行歌曲》《通俗歌曲》《音乐世界》等杂志编委。曾任江西省音协《心声歌刊》和《心声词报》的副主编。因创作歌曲《井冈山下种南瓜》而出名。创作军旅歌曲《打靶归来喜洋洋》《我的老班长》《军中绿花》,流行歌曲《风含情水含笑》《茶山情歌》《你那里下雪了吗》《灞桥柳》《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民歌《情哥去南方》《风调雨顺》《中国茶》等。
精彩导读
红衣服绿裤子让我着迷 1949 年8 月26 日前夜,大西北黄河边的兰州城外传来炮弹的爆炸声。母亲立即把我拉到吃饭的四方桌子下躲起来,又飞快地把家里所有的被褥枕头摞在饭桌上,然后她和奶妈也都钻了进来。母亲说,这样的话,万一房子炸塌了,还可以保命。 如此胆战心惊地过了一夜,枪炮声渐息,传来人们的欢呼声。妈妈拉着我也跑出家门,中央广场旁边的大街两边挤满了人,中间一队解放军战士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地列队走过来,后面跟着一队腰间绑着红绸带的战士,他们一边挥舞着红绸布,一边唱着:“解放军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周围的人们都在使劲儿鼓掌喝彩,很多人边笑边抹眼泪。我挤在人群最前面,也跟着又蹦又跳。 虽然并不明白当时是什么状况,但是我太喜欢他们的歌声了,这是我人生记忆中第一次听到歌唱。那年,我3 岁。唱歌、音乐,从此扎根在了我心中。 很多年后从台湾回大陆的大姐说,我一岁时听到留声机里的音乐便手舞足蹈,但我没有那时的半分记忆。在我的记忆初始,我们家是与音乐绝缘的。父亲是邮电局谨小慎微的会计师,整天埋头于加减乘除的账目明细;母亲是老实敦厚的家庭妇女,心中挂念的是每天的油盐柴米。他们从未在家中听过音乐,抑或唱过歌。 我被解放军队伍的歌声深深吸引了,也第一次知道唱歌跳舞原来这般美妙。我跟着他们跑了一条又一条街,看他们一路唱一路跳,都忘记了饥饿。我记住了他们唱的歌,再后来,我知道了那些歌的意思,也明白了那一天的意义。 1949 年8 月26 日,兰州解放。那一天,我喜欢上了音乐,发现了新的天地。此后,只要有文艺宣传队的街头演出活动,我都会跑去看,演出不结束,我绝不离开,完全沉迷在音乐和歌声中。 1953 年,我6 岁,母亲带着我去北京和重庆探望从军的大哥和二哥,彼时父亲的工作已从兰州调往宁夏省会银川。我与母亲从重庆返回银川时,遇到四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一路同行。他们在长途汽车上欢快地唱着:“王大娘笑盈盈,两个儿子立了功,左邻右舍来庆贺呀,英雄的妈妈人人都尊敬么呀呼嗨……” 母亲听了高兴地对他们说:“这唱的都是我家的事呀!” 几位战士得知我大哥和二哥都在部队,也高兴地说:“那就把这首歌改为《光荣军属吴大娘》吧!”他们是去银川部队报到的新兵,此后一路上,对我们母子都非常关照。看着年龄与我两个哥哥相仿的小战士,母亲待他们也甚是亲切,到银川后还常邀他们来家里吃饭。其中有位名叫杨化章的排长,更是和我成了最好的朋友。 杨化章叔叔长得斯文白净,一看就是个文化人。他每个星期天都骑个自行车来我家,把我放在车的前杠上,带我去看京戏、秦腔、话剧、眉户剧等各种各样的演出。他带着我基本跑遍了银川当时所有的剧场。那辆老式二八自行车的前杠,承载了我那时最大的快乐。 杨叔叔是宁夏省政府大院门口警卫班的,我经常去找他们玩儿。 有一天发现大院后面的礼堂传出音乐声,原来里面的文工团每天都在唱歌跳舞排练节目。本来这里旁人是不能随便出入的,但杨叔叔他们知道我喜欢音乐,便偷偷放我进去。于是每天一放学,我就去看文工团的排练。到后来,他们排练的每一个节目我都倒背如流,每一首歌我都会唱,每一个舞蹈动作我都学会了。 ……
目录
第一章 西北那个有梦想的少年 红衣服绿裤子让我着迷 / 3 儿歌大王为我音乐启蒙 / 10 芭蕾梦的破灭 / 13 从初一开始学写歌 / 21 进军“大学梦” / 25 第二章 为采集民歌奔走三千里 奔向西北我的第二故乡 / 39 守着火炉吃西瓜、抄民歌 / 45 为了梦中的“花儿”去青海 / 50 兰州——郑州——广州 / 56 采茶戏音乐孤本被我保存 / 61 第三章 我在工厂“种南瓜” 生活是灵感的源泉 / 69 食堂里发现歌唱家 / 74 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 / 80 上海,培训写歌两不误 / 86 一举成名的“种南瓜” / 92 第四章 一生只爱一个人 也到了被催婚的时候 / 103 与君初识,心便欢喜 / 115 泰山极顶最震撼的日出 / 126 相守是最长情的告白 / 134 第五章 重拾大学梦想 机会是争取来的 / 145 31 岁大龄再次备考 / 150 苦并快乐着的大学生活 / 155 写出第一首爱情歌曲 / 166 惊喜从海外飞来 / 171 第六章 三十五岁再创业办杂志 《心声》海报占领首都体育馆 / 181 创造了发行量最大的奇迹 / 188 没有平台自己动手搭建 / 198 开启远程音乐教学之先河 / 204 第七章 让自己写的歌更流行 追赶流行音乐的浪潮 / 213 用写歌滋养孩子们的心灵 / 222 为啥放弃去北京发展的机会 / 229 斜杠青年试水音像圈 / 235 第八章 四十岁重打锣鼓新开张 面临40 岁的职场瓶颈 / 245 东西南北中,发财去广东 / 250 俺“老吴”用唱片销量说话 / 259 人挪活树挪死,再见江西 / 266 第九章 创造音像市场销售奇迹 搭建新的城市人脉圈 / 273 畅销碟是怎样出炉的 / 279 让音乐灵感肆意生长 / 286 “炒更”让我赚得第一桶金 / 294 第十章 颂今音乐成了造星工厂 “甜歌小妹”杨钰莹 / 303 “民歌小天后”陈思思 / 310 校园青春偶像周亮 / 317 “澳门歌王”黄伟麟 / 323 影视歌舞四栖明星朱含芳 / 330 一代《天骄》杨洋金彪 / 335 第十一章 《军中绿花》火遍军营校园 为士兵们首创《军营民谣》 / 343 曾有人指责我“捞过界” / 351 危难中“陆海空”火线出征 / 356 第十二章 退休不告退 不告退创作——新歌频出 / 369 不告退育人——提携新人 / 375 不告退时代——拥抱互联网 / 384 不告退梦想——系列音乐会 / 39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