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篇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中国发展
  •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写组|总主编:黄汉权
  • 商品条码: 97875177144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全国区域发展 “一盘棋”,统筹好“等不得”与“急不得”、“ 先行”与“后发”、“共性”与“个性”等关系, 加快形成各有特色、优势互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 局。本书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 等,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 源地区,以及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代表性省份 、城市、园区和企业,总结提炼各地推动新产业新 模式新动能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生动实践和 鲜活案例,为不同类型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研究机构,下设经济研究所、对外经济研究所、投资研究所、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能源研究所、综合运输研究所、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及杂志社和协会、学会、研究会等代管挂靠机构,具有贴近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机构、贴近中国发展实际、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特色,以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为主,主要为中央宏观经济决策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服务,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2015 年 11 月经中央深改办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黄汉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目录
第一章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要求与实践路径 一、客观认识催生新质生产力对区域条件的三大要求 二、有效统筹好三个方面重要关系 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第二章 京津冀地区 一、北京:立足首都优势全方位竞逐新质生产力 二、天津滨海新区:四措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河北:创新驱动产业焕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小米科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 一、上海: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二、浙江杭州:畅通教育人才科技良性循环 三、安徽合肥: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迭代 四、浙江丽水:厚植生态优势,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领跑者 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融合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六、科大讯飞:坚守自主创新,做新质生产力引领者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 一、深圳: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河套合作区:以深港协同打造新质生产力发源地 三、佛山:数改智转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 四、广州黄埔区: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 五、东莞滨海湾新区:融湾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大湾区样本 六、华为:以技术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第五章 中部地区 一、湖南长沙:科创引领打造产业湘军 二、江西南昌:筑牢产业之基,开启新质之门 三、山西太原:做好“三篇文章”推动老工业城市焕新颜 四、河南信阳:以“红”“绿”资源转化增强老区振兴动能 五、湖北武汉长江新区:聚焦“四新三城”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六章 西部地区 一、重庆: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 二、四川成都: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三、广西:依托数字经济破解传统产业发展难题 四、云南: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提质升级 五、陕西: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西部新高地 六、新疆:以数字经济驱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 第七章 东北地区 一、辽宁沈阳:培育新兴产业,积蓄发展新势能 二、吉林省:找准细分优势,率先实现四大战略突破 三、黑龙江哈尔滨新区: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