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 字数: 22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段龙龙|
  • 商品条码: 97875228440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聚焦新时代我国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 同发展的路径命题,重点梳理了新型城乡关系和新 型城镇化战略形成过程中逆城镇化思想的形成历程 ,借助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些场合的重大论述,基 于中西方逆城镇化发展演进特征的全景式历史考察 ,深入解析了城镇化与逆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基于 中国式逆城镇化的独特性质及实践表现,举证了“ 农民工返乡”和“大都市郊区化”两类逆城镇化典 型事实,测度了逆城镇化的整体演化趋势,从而构 建了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框架和 实现路径。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需要进 一步加强改革的集成性、审慎性,在改革中探索出 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道路。
作者简介
段龙龙,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四川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管理世界》《财政研究》《经济学家》《四川大学学报》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多项,合作出版专著3部,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优秀成果奖2次。兼任四川省财政学会理事、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理事。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 第三节 西方城镇化发展阶段论与逆城镇化假说 第二章 逆城镇化的性质及其与城镇化的关系解析 第一节 中西逆城镇化的性质之辨 第二节 逆城镇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西方逆城市化演变规律的实践模式 第三章 中国逆城镇化现象的典型事实与实践反思 第一节 中国逆城镇化现象的典型事实之一:农民工返乡 第二节 中国逆城镇化现象的典型事实之二:大城市郊区化 第三节 中国逆城镇化现象的本土实践省思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强化 第三节 城乡深度融合与平等交换统一市场的建立 第四节 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政策激励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地方探索 第一节 许昌市建安区:“一规三融合两提升”模式 第二节 青岛市莱西市:“一统领三融合”模式 第三节 成都市郫都区:“3C+ABS”共享田园模式 第四节 长春市九台区:“四集四引”模式 第六章 中国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以“产业下乡”替代“资本下乡”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式”蝶变 第二节 以“县”为载体打造新型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同发展平台 第三节 重铸城乡融合的“大空间”国土利用总体规划格局 第四节 完善“市场+政策”双驱动型逆城镇化制度供给体系 第七章 保障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构社会资本下乡的投资和产业指引政策 第二节 探索实施“积分制”新乡民与“荣誉村民”政策 第三节 完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第四节 优化以县域为核心的省以下财税政策 第五节 加强“数字乡村”与“智慧乡村”政策体系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研究:“逆城镇化”的视角 段龙龙 附录2:“逆城镇化”与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争鸣、关联与实现理路 段龙龙 叶子荣 附录3:论马克思恩格斯“逆城镇化”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段龙龙 王林梅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