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霍夫曼斯塔尔的跨艺术诗学研究

霍夫曼斯塔尔的跨艺术诗学研究

  • 字数: 348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刘永强|总主编:赵佳
  • 商品条码: 97873082547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对象是德语现代主义作家胡戈·冯· 霍夫曼斯塔尔。霍氏是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维也纳现代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创 作不仅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而且他本人也参 与了现代主义的建构过程。其代表作品《钱多斯信 函》因表现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彻底的语言批判, 被视为德语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德语国家对 霍氏研究非常重视。国内学界对霍夫曼斯塔尔的大 名早有耳闻,深知其重要性,但一直缺少系统研究 霍夫曼斯塔尔创作诗学的专著。本书从图像学、身 体表演与述行研究以及跨媒介研究的理论视角对霍 氏的跨艺术诗学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刘永强,浙江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翻译协会理事,柏林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与慕尼黑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访问学者。先后获德国阿登纳奖学金、马尔巴赫奖学金、CSC奖学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其他项目10项。发表德文学术专著1部、编著1部、译著5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1章 导 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霍夫曼斯塔尔作品中的语言危机与语言批判 2.1 《米特沃泽评论》:语言的轻纱与新语言的构想 2.2 《钱多斯信函》:文字的衰落与静默之物的语言 2.2.1 “语言危机”作为一种“概念危机” 2.2.2 图像与图像性表达 2.2.3 物的言说 2.2.4 对语言危机的媒介学解读 2.3 《关于诗的谈话》:诗的言说方式 2.3.1 关于“象征”的争论 2.3.2 图像与图像性表达 2.3.3 “象征”与献祭仪式 2.3.4 对“象征”的人类学解读 2.4 小 结 第3章 霍夫曼斯塔尔作品中的图像与视觉感知 3.1 走出危机的途径Ⅰ:图像 3.2 霍夫曼斯塔尔早期作品中的图文关系 3.2.1 《两幅画》中的“看”与“读” 3.2.2 《途中幸福》的图像性特征 3.3 从观看到生命之思 3.3.1 《愚人与死神》中的“看”与“思” 3.3.2 《返乡者书信集》中的文化危机、艺术救赎与色彩神秘学 3.4 “观看”中的象征体验:《在希腊的瞬间》 3.4.1 问题意识:对书写文化的批评 3.4.2 希腊旅行中的感知困惑 3.4.3 从观看图像到感知幻象 3.4.4 幻象诗学:超越文字的感知方式 3.5 小 结 第4章 霍夫曼斯塔尔作品中的舞蹈与身体表达 4.1 走出危机的途径Ⅱ:舞蹈 4.2 霍夫曼斯塔尔早期的舞蹈剧创作 4.2.1 《时间的胜利》:文字秩序中的越界尝试 4.2.2 《学徒》中的理性批判、舞蹈与仪式性 4.3 霍夫曼斯塔尔舞蹈美学的形成——兼论圣丹尼斯的影响 4.3.1 《无与伦比的舞者》:感性与神性在仪式舞蹈中合一 4.3.2 《恐惧》:对“原始”舞蹈的憧憬 4.3.3 返归同一的尝试 4.4 文学与舞蹈的交融——霍夫曼斯塔尔与维森塔尔的跨界合作 4.4.1 霍夫曼斯塔尔关于“纯净姿势”的美学构想 4.4.2 《爱神与普绪刻》中的“纯净姿势” 4.4.3 《陌生女孩》中的视觉感知与身体姿势 4.5 影响研究:霍夫曼斯塔尔与维森塔尔对维也纳华尔兹的现代主义改革(本节作者:刘永强/赵婧雯) 4.5.1 从芭蕾舞到华尔兹:不受束缚的自由舞者 4.5.2 技术创新与身体表达:对维也纳华尔兹的现代主义革命 4.5.3 当舞蹈家遇上剧作家:从舞蹈走向哑剧 4.5.4 《陌生女孩》:舞蹈式哑剧的具体实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