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系统进化树

技术系统进化树

  • 字数: 275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编者:王健//李荒野|
  • 商品条码: 978711176856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搜集、整理技术信息的角度切入,指出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更客观且更直观地处理和使用技术信息,并以经典TRIZ中的进化法则为理论基础,给出可操作性强的技术系统进化路线;其次介绍了进化树的概念、结构及特点,并以显示器为例介绍了构建进化树的方法;最后介绍了构建进化树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使用者如何借助进化树明晰当前竞争格局、预测技术和产品未来走向、有效进行专利攻防等。
作者简介
王健,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内的技术孵化和生态系统建设、技术创新咨询和服务,以及智力和知识产权密集型创业企业投资,拥有3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不仅是技术和标准专家,也是行业市场专家和管理专家。曾参与创建了和利时电机、清能德创等多家高科技公司,并与李荒野博士联合创办了艾迈云创科技。近十年来,致力于世界范围内系统创新方法论的研究、整合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方法和先进制造业数智转型的融合。多年来,面向企业开展技术系统进化树项目,导入系统创新体系和流程。2017年起,以特聘讲师身份连续多年面向清华大学全校研究生开设“系统创新与创业”“创新心理与创新思维”“跨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等学分课程,得到极高评价。<br />李荒野,博士,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工程经济大学经济数学与工具方法专业,TRIZ 4级认证专家,联合创办艾迈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技术总监,为企业提供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开发新产品概念及原型、预测技术系统发展等创新咨询服务。2007年开始跟随TRIZ大师Isak Bukhman系统学习创新理论与实践技法,之后陆续与Alla Nesterenko、Nikolay Shpakovsky、Georgi Severinets等大师交流学习其创新理论与思想,并逐渐形成了自学龄前到成人全年龄段的创新教育体系。2017年起,以特聘讲师身份连续多年面向清华大学全校研究生开设“系统创新与创业”“创新心理与创新思维”“跨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等学分课程,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好评。
目录
目录<br />前言<br />第1章 技术信息结构化的必要性  1<br />1.1 创新方法的发展  1<br />1.2 TRIZ的基本原理  3<br />1.2.1 TRIZ的概念  3<br />1.2.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5<br />1.2.3 提高技术系统的理想性  6<br />1.2.4 揭示并解决矛盾  15<br />1.2.5 使用创新模型  20<br />1.2.6 思维的心理学特点  23<br />1.2.7 利用资源信息库  24<br />1.2.8 解决发明问题的流程  28<br />1.3 建立有效的信息结构  29<br />第2章 客观对象的进化路线  33<br />2.1 将信息组织成进化路线  33<br />2.2 真实系统分析案例  42<br />2.3 系统的基本构成  46<br />2.3.1 执行系统模型  46<br />2.3.2 符合专利特性的执行系统  49<br />2.4 执行系统的进化  50<br />2.4.1 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50<br />2.4.2 系统转换的三个阶段  55<br />第3章 符合进化的路线  60<br />3.1 技术对象的主要进化路线  60<br />3.1.1 “单–双–多”进化路线  61<br />3.1.2 系统成分的裁剪路线  63<br />3.1.3 系统成分的扩展–裁剪路线  65<br />3.1.4 物体和物质的分割路线  67<br />3.1.5 物体表面特性的进化路线  71<br />3.1.6 物体内部结构的进化路线  72<br />3.1.7 物体几何形状的进化路线  74<br />3.1.8 系统组件动态化进化路线  77<br />3.1.9 提高系统组件可控性的进化路线  79<br />3.1.10 提高系统组件动作协调性的进化路线  81<br />3.2 进化路线的建立及其在应用中的特点  83<br />3.2.1 建立进化路线  83<br />3.2.2 进化路线在应用中的特点  86<br />第4章 构建进化树  90<br />4.1 描述基本功能  90<br />4.2 基础进化树和具体进化树  96<br />4.2.1 基础进化树  96<br />4.2.2 具体进化树  99<br />4.3 满足分类结构的要求  103<br />4.4 构建进化树的建议  104<br />第5章 构建显示器进化树  105<br />5.1 定义显示器  105<br />5.2 在表面上获得图像  107<br />5.3 显示器进化树的结构  108<br />5.4 从静态图像到动态图像  111<br />5.5 电视的出现和发展  116<br />5.6 平板显示器  124<br />5.7 显示器的分割  137<br />第6章 进化树的应用  157<br />6.1 应用进化树的基本原则  157<br />6.2 寻找带有标记的信息集  161<br />6.3 应用进化树解决问题  163<br />6.3.1 扩大初步概念方案的范围  163<br />6.3.2 结构类比法  172<br />6.4 应用进化树规避竞争对手的专利  184<br />6.4.1 专利竞争的主要方法  184<br />6.4.2 应用进化树规避实际专利  191<br />6.5 高效的系统预测  197<br />6.5.1 应用进化树进行预测  197<br />6.5.2 系统组件主要方案的演算  201<br />6.5.3 应用显示器进化树预测解决方案的实例  203<br />6.5.4 应用计算机分析复杂系统的方法  207<br />参考文献  2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