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第4册):心理障碍、治疗与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第4册):心理障碍、治疗与社会心理学

  • 字数: 231
  • 出版社: 人民邮电
  • 作者: (美)理查德·格里格|译者:王垒
  • 商品条码: 9787115646415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24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心理学界一直享有盛誉。1937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弗洛伊德·鲁赫(Floyd L. Ruch)博士撰写了本书的第1 版,大获成功,并独自修订至第7 版。从第8版起,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开始加入本书的作者团队,并自第9版起成为第一作者。进入21 世纪,认知心理学硕果累累,日益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向。为了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自第14版始,津巴多教授盛情邀请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大家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加入,作为本书的第二作者。自第16版始,格里格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并在最新的第20版成为唯一作者。 我国心理学界许多教师多年来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自1990年起就一直采用本书作为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材。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原心理学系)19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进行了精心翻译。正如时任北大心理学系主任的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心理学与生活》中译本(第16版和第19版)在国内出版20年来,累计发行突破150万册,赢得了广大心理学师生和普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第20版既反映了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也延续了本书一贯的传统——将最重要的心理学见解应用于生活中。相比于第19版,第20版有了大幅的修订,新增了近120个贯穿全书的“研究特写”专栏,新增或修订了“生活中的心理学”与“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两个专栏的主题或内容,更新了数万字正文内容和数百篇参考文献,以反映心理学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同时,译者团队和编辑团队以更高更严苛的标准,对译文进行了精心翻译和编校。 由于原书部头比较大,为了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我们将全书分拆为4册出版,分别对应原书第1~5 章、第6~9 章、第10~13 章和第14~16 章。本书为第4册,涵盖了心理障碍与治疗、社会心理学等内容。
作者简介
理查德·格里格 于1984年获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认知心理学教授。在此之前,他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 Lex Hixon 社会科学杰出教师奖。格里格发表了大量有关语言使用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鉴于格里格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专长和突出成就,自《心理学与生活》第14版起,本书作者菲利普·津巴多邀请格里格加盟本书作者团队,并自第16版起由格里格担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格里格教授非常珍视这份信任,在之后历次修订再版中,不断充实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
目录
前言 viii 第 14 章 心理障碍 1 心理障碍的性质 3 确定什么是异常 3 客观性问题 5 心理障碍的分类 8 心理障碍的病因 12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如何将一种障碍纳入 DSM 16 焦虑障碍 17 广泛性焦虑障碍 18 惊恐障碍 18 恐怖症 18 社交焦虑障碍 20 强迫症 20 创伤后应激障碍 22 焦虑障碍的成因 22 心境障碍 27 抑郁症 27 双相障碍 29 心境障碍的成因 30 抑郁的性别差异 34 自 杀 36 生活中的心理学 :我们如何查明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 38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分离障碍 39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 40 分离障碍 42 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6 精神分裂症 46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8 精神分裂症的成因 48 人格障碍 55 边缘型人格障碍 56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58 分裂型人格障碍 59 儿童的心理障碍 60 注意缺陷 / 多动障碍 60 孤独症 61 精神疾病的污名 63 要点重述 66 第 15 章 心理治疗 69 治疗的背景 70 目标及主要的治疗流派 71 治疗师和治疗场所 72 心理治疗中的多元化问题 74 机构化治疗的历史 76 心理动力学治疗 7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79 后期的心理动力学治疗 82 生活中的心理学 :被压抑的记忆是否会影响生活 84 行为治疗 86 反条件作用 86 权变管理 92 泛化技术 94 认知治疗 96 改变错误信念 96 认知行为疗法 98 人本主义治疗 101 来访者中心疗法 102 格式塔疗法 104 团体治疗 105 夫妻及家庭治疗 106 社区支持团体 107 生物医学治疗 109 药物治疗 109 精神外科手术 115 电休克疗法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 116 治疗评估和预防策略 118 评估治疗有效性 118 共同因素 120 预防策略 121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基于互联网的治疗有效吗 123 要点重述 124 第 16 章 社会心理学 127 建构社会现实 129 归因理论的起源 130 基本归因错误 132 自我服务偏差 134 期望与自我实现预言 136 情境的力量 138 角色与规则 138 社会规范 143 从 众 144 群体中的决策 150 服从权威 152 态度、态度改变与行动 157 态度与行为 157 说服过程 160 被自己的行为说服 162 顺 从 166 偏 见 169 偏见的起源 169 刻板印象的影响 171 内隐偏见 172 逆转偏见 174 社会关系 177 喜 欢 177 爱 181 生活中的心理学 :在哪些方面你像变色龙 186 攻击、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187 攻击的个体差异 187 情境对攻击的影响 189 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192 情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95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如何才能让人们成为志愿者 198 个人后记 200 要点重述 201 “停下来检查一下”答案 203 专业术语表 208 参考文献 2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