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遗产(第十辑)

遗产(第十辑)

  • 字数: 34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周永明//王晓葵|
  • 商品条码: 97875228455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遗产》是南方科技大 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 的学术集刊,旨在从不同的 学科视域出发,探讨“遗产 保护”“遗产指定”“遗产开发 ”等遗产研究热点的理论与 实践研究进展,构建“大交 叉”“大融合”的文化遗产研 究共识,所刊登研究成果内 容涉及遗产理论、遗产政策 、记忆遗产、工业遗产、非 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 传统工艺技术与传统、遗产 与现代化、遗产与东西文化 交融等多个遗产研究领域, 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和研 究前瞻性。本辑包括五个栏 目15篇论文、2篇书评。“遗 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是常 设类目,本辑本组论文分别 涉及对非遗保护中文化权利 保护的讨论,对遗产认知中 民间与民族维度观念形成过 程的探讨,韩国盘古里故村 遗产化和日本“常陆大津御 船祭”民俗文化活用的意义 。“遗产研究的多学科视野” 栏目文章依次分析了“表演 理论”视角下的“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 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浙 江省文成县“刘伯温传说”非 遗项目反映的非遗保护个体 实践与情感体验关系问题, 武强版画《八骏马》的图像 与意义。“遗产与地域社会” 栏目各篇主题是“影子记忆” 的“箭垛”组合现象,日本故 乡税背景下的动画圣地与地 域振兴,“枭姬祠”传说的历 史构建,南京八蜡庙史迹钩 沉。“遗产研究与知识生产” 栏目介绍了日本“民博”学术 出版,两德时期民族学博物 馆的发展概况,徐中舒对考 古学的认识与运用。
目录
遗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权利保护 故村遗产化行动中的公共性建构 现代日本民俗文化的“活用”及其课题——以国家指定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常陆大津御船祭”为例 历史、民间与民族:20世纪遗产概念的精神维度 遗产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表演理论”视角下的“非遗”——以中国皮影戏的保护实践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 从个人叙事看传承人非遗保护的个体实践与情感体验——以浙江省文成县非遗项目“刘伯温传说”为例 何以索骥:武强版画《八骏马》的图像与意义 遗产与地域社会 民众如何记忆地方小历史——从当代显性鬼传说“影子记忆”的“箭坝组合现象谈起 日本故乡税背景下的动画圣地与地域振兴 “枭姬祠”传说的构建及其作为文化符号的历史意义 南京八蜡庙驱蝗神与刘猛将军信仰 遗产研究与知识生产 知识生产的社会机制:日本“民博”学术出版个案考察 棠棣之花:两德时期东、西德民族学的并行性与共时性——博物馆、物质文化与大学科研 徐中舒对考古学的认识与运用 书评 从建构之“民”到现代性理念之“人”——读《现代性与民间文学》 《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书评 Table of Contents and Keywords 稿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