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第3册):动机、人格与毕生发展

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第3册):动机、人格与毕生发展

  • 字数: 270
  • 出版社: 人民邮电
  • 作者: (美)理查德·格里格|译者:王垒
  • 商品条码: 9787115646408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心理学界一直享有盛誉。1937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弗洛伊德·鲁赫(Floyd L. Ruch)博士撰写了本书的第1 版,大获成功,并独自修订至第7 版。从第8版起,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开始加入本书的作者团队,并自第9版起成为第一作者。进入21 世纪,认知心理学硕果累累,日益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向。为了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自第14版始,津巴多教授盛情邀请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大家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加入,作为本书的第二作者。自第16版始,格里格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并在最新的第20版成为唯一作者。 我国心理学界许多教师多年来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自1990年起就一直采用本书作为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材。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原心理学系)19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进行了精心翻译。正如时任北大心理学系主任的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心理学与生活》中译本(第16版和第19版)在国内出版20年来,累计发行突破150万册,赢得了广大心理学师生和普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第20版既反映了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也延续了本书一贯的传统——将最重要的心理学见解应用于生活中。相比于第19版,第20版有了大幅的修订,新增了近120个贯穿全书的“研究特写”专栏,新增或修订了“生活中的心理学”与“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两个专栏的主题或内容,更新了数万字正文内容和数百篇参考文献,以反映心理学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同时,译者团队和编辑团队以更高更严苛的标准,对译文进行了精心翻译和编校。 由于原书部头比较大,为了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我们将全书分拆为4册出版,分别对应原书第1~5章、第6~9章、第10~13章和第14~16章。本书为第3册,涵盖了毕生发展、动机、情绪、压力与健康和人格心理学等内容。
作者简介
理查德·格里格 于1984年获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认知心理学教授。在此之前,他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 Lex Hixon 社会科学杰出教师奖。格里格发表了大量有关语言使用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鉴于格里格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专长和突出成就,自《心理学与生活》第14版起,本书作者菲利普·津巴多邀请格里格加盟本书作者团队,并自第16版起由格里格担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格里格教授非常珍视这份信任,在之后历次修订再版中,不断充实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
目录
前言 vii 第 10章 人的毕生发展 1 研究发展 3 毕生的生理发展 6 胎内期和儿童期的发展 7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育 14 成年期的生理变化 15 毕生的认知发展 17 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18 关于早期认知发展的当代观点 22 成年期的认知发展 26 语言的获得 30 理解言语和词汇 31 学习词的含义 32 获得语法 34 生活中的心理学:成为双语者会对儿童有何影响 37 毕生的社会性发展 38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39 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42 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50 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54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日托如何影响儿童的发展 56 性与性别差异 59 两性差异 60 性别认同与性别刻板印象 61 道德发展 65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 66 关于道德推理的性别和文化视角 68 学会成功老化 70 要点重述 72 第 11 章 动 机 75 理解动机 77 动机概念的功能 77 动机的来源 78 需要层次 83 饮 食 86 饮食生理学 86 饮食心理学 89 生活中的心理学:他人在场对你的进食行为有何影响 97 性行为 98 动物的性行为 99 人类的性唤起与性反应 101 性行为的进化 102 性规范 106 同性恋 109 个人成就动机 113 成就需要 114 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116 工作与组织心理学 119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动机如何影响学业成就 121 要点重述 123 第 12章 情绪、压力与健康 125 情 绪 127 基本情绪与文化 127 情绪理论 134 心境和情绪的影响 141 主观幸福感 143 生活中的心理学:你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情绪 144 生活压力 147 生理应激反应 148 心理应激反应 153 应对压力 160 应激的积极作用 168 健康心理学 171 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171 健康促进 172 治 疗 176 人格与健康 181 职业倦怠与医疗保健系统 184 为你的健康干杯 185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健康心理学能帮助你更多地锻炼吗 188 要点重述 189 第 13章 理解人类人格 191 人格的特质理论 193 用特质描述人格 193 特质和遗传性 199 特质能否预测行为 201 对特质理论的评价 203 生活中的心理学:你相信人格可以改变吗 204 心理动力学理论 205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05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 210 弗洛伊德理论的拓展 212 人本主义理论 215 人本主义理论的特点 215 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218 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 219 罗特的期望理论 220 米希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理论 221 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224 对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的评价 227 自我理论 228 自我概念和自尊 229 自我的文化建构 233 对自我理论的评价 236 人格理论的比较 237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人格在网络世界里是如何传达的 238 人格测评 239 客观测验 240 投射测验 243 要点重述 246 “停下来检查一下”答案 249 专业术语表 254 参考文献 26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