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构制度

重构制度

  • 字数: 36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晓龙|
  • 商品条码: 97875228433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盐是传统时期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如 何管理食盐生产一直都是重要的制度问题。盐场应 需而设,但多被视为管理机构并配以相关制度规定 进行理解。然而真正的制度唯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 彰显作用,由此也只有和活生生的人联系在一起才 有意义。盐场既是制度也是社会,更是人们在因制 度而产生的各种无法预料的结果中寻求好好生活的 “区域”。本书把盐场制度视作一个持续不断的“ 运动”过程,围绕着制度为何重构以及如何被重构 ,展开对灶课、市场和秩序三个核心问题的讨论, 呈现12-18世纪珠江口盐场人群在具体社会生活中因 时因事而不断重构制度的具体做法,并促成明清盐 法演变的历史过程,揭示明清盐场的运作和演变机 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市场导向型生计”“制 生事内”等概念的阐发,进一步揭示传统中国的制 度机理。
作者简介
李晓龙,广东揭阳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人选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计划。
目录
导论 一 从无序到有序:传统中国的制度运行与制度史研究路径 二 盐史研究的学术演进与区域经济研究 三 全书框架与文献说明 第一章 12~14世纪的滨海地方经营与盐场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宋元东莞的地方乡豪与盐场盐业经营 第二节 明初“以籍定役”与地方盐场的实际运行 小结 第二章 “盐听灶户自卖”:15世纪盐场的余盐问题与灶户做生意 第一节 从开中法到余盐抽银 第二节 栅甲制:天顺年间的盐场制度改革 第三节 灶课折银与盐场灶户卖盐的合法化 第四节 栅甲役与灶户宗族建设 小结 第三章 “以民田承灶户”:16世纪的无征灶课治理与盐场生计变迁 第一节 环境变迁与市场流动:珠江口盐场衰落之滥觞 第二节 灶课追征与灶户宗族应对 第三节 “以民田承灶户”与盐场生计 小结 第四章 “灶户”脱离盐场:17世纪的盐场赋役加增与地方策略 第一节 晚明的灶户赋役负担与地方经济形态 第二节 地方宗族对清初迁海破坏盐场的故事建构 第三节 “盐田加增”的立与废:地方宗族与清初盐场的赋役制度重建 第四节 “盐入粮丁”与东莞县的场盐流通 小结 第五章 “场商养灶”及其变体:18世纪的发帑收盐与盐场秩序 第一节 生产场所成为盐场基层管理单位 第二节 发帑收盐的地方运作与灶户宗族 第三节 裁撤盐场:制度运作中的地方政治博弈与地缘经济 第四节 裁场后的盐场生计与聚落变迁 小结 结语 制生事内:作为制度过程的社会变迁 一 财政中的盐场:开中到纲法下的盐务运行演变 二 赋役中的盐场:从“盐场”到“州县”的完课责任主体变迁 三 社会中的盐场:市场导向型生计与滨海社会的秩序再造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