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祖母之死死后/同题散文经典

我的祖母之死死后/同题散文经典

  • 字数: 140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徐志摩//鲁迅|编者:陈子善//蔡翔|
  • 商品条码: 978702012587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5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3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的祖母之死 死后》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以“死”为主题的经典散文,有鲁迅的《死后》、徐志摩的《我的祖母之死》、梁遇春的《人死观》、三毛的《不死鸟》、萧乾的《关于死的反思》等,共计39篇。 鲁迅的《死后》以一种独特而冷峻的视角,描绘了死后的种种臆想。躺在那里,仿佛能感受到周遭的一切,却又无力回应,这种对死亡状态的细腻刻画,让我们在阅读中不禁打个寒颤,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彻底的终结,还是另一种未知的开始?鲁迅用他犀利的笔触,揭开了死亡那层神秘的面纱一角,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平日里避而不谈的话题。 徐志摩的《我的祖母之死》则满含着深情与眷恋。他笔下祖母离世的过程,以及自己内心的悲痛、对祖母的怀念,都如同一幅幅温情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从祖母病重时的忧心,到祖母离去后的哀伤,徐志摩让我们看到了死亡在亲人间划下的那道深深的情感鸿沟。但在这份悲痛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生命传承的力量,祖母的音容笑貌虽已消逝,但她给予的爱与关怀,却永远留在了子孙的心中,成为生命延续的一部分。 梁遇春的《人死观》恰似一位深邃的思想家在与我们促膝长谈。他对死亡的看法不拘一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剖析死亡与生命的关系。他谈到死亡的必然性,也谈到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逃避,进而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在知晓死亡终将来临的情况下,更好地过好当下的生活。这篇散文让我们明白,正视死亡,并非是要陷入悲观,而是为了让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 三毛的《不死鸟》展现了三毛对死亡的独特态度。她在经历诸多人生苦难后,依然有着对生命的执着与坚守。她把自己比作一只不死鸟,即便面对生活的重重困境,甚至是死亡的威胁,也绝不轻易放弃生命。三毛的文字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让我们看到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萧乾的《关于死的反思》,则是对死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反思。他回顾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对死亡的认识,有年少时的懵懂,有经历世事后的感慨。通过这篇散文,我们能跟随萧乾的脚步,一步步深化对死亡的理解,认识到死亡不仅是个体的消逝,更是对周围人、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影响。 《我的祖母之死 死后》这本书犹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死亡这一沉重的命题,引领我们踏上一场直面死亡、进而探寻生命真谛的文学之旅。 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不胜枚举。阅读经典散文,亲近母语的魅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题散文经典”丛书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重新分类,按照不同的主题编选成册,比如从自然的山、河、湖、海、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鸟、虫、狗、猫,到人文的衣、食、住、行、父、兄、师、友、醉、生、梦、死、烟、茶、园、艺等,这样的分类编选,将不同名家创作的相同主题的经典散文编选成书,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既方便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学习写作的范本。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硖石人,,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一生追求 “爱” “自由”与“美”,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本名周树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编者简介: 陈子善,著名学者、书人、张爱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蔡翔,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曾任《上海文学》杂志社执行副主编。
目录
目录 死后 ……………………… 鲁 迅 1  死之默想………………… 周作人 5  “无限之生”的界线……… 冰 心 8  人死观…………………… 梁遇春 12 忘形……………………… 冯 至 18 了生死…………………… 梁实秋 21 论不免一死……………… 林语堂 24 关于死的反思…………… 萧 乾 29 说死以及自杀情死之类…… 郁达夫 35 死的联想………………… 孟东篱 39 与灵魂约会……………… 张 洁 50 渡向彼岸………………… 舒 婷 52 三死……………………… 郑振铎 59 记耀春之殇……………… 郁达夫 63 悲惨的余剩……………… 川 岛 67 看坟人…………………… 李健吾 70 劳生之舟 ……………… 师 陀 74  生死…………………… 柯 灵 79  三过鬼门关…………… 萧 乾 81  死亡,你不要骄傲……… 余光中 86  伤逝…………………… 台静农 92  最后的一天…………… 许广平 95  给亡妇………………… 朱自清 101 怀念萧珊……………… 巴 金 106 祖父死了的时候……… 萧 红 120 我的祖母之死………… 徐志摩 124 哥哥的死……………… 缪崇群 139 不死…………………… 孙福熙 143 不死鸟………………… 三 毛 150 哭小弟………………… 宗 璞 152 我对于丧礼的改革…… 胡 适 159 冥屋…………………… 茅 盾 172 山村的墓碣…………… 冯 至 174 身后事该怎么办? …… 廖沫沙 177 送葬的行列…………… 袁 鹰 180 遗嘱…………………… 黄苗子 184 安乐死断想 …………… 史铁生 188 死·讣文·墓碑……… 吴鲁芹 195 酒铺关门,我就走……… 刘绍铭 20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