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新论

中国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新论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 作者: 何小刚|
  • 商品条码: 97875520299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的大学教育与大 学文化,肩负着几千年的 文化传承。先秦时期的诸 子百家奠定了中国文化的 思想基础,在两千多年的 历史长河中,这些思想滋 养出了无数英才。中国的 现代大学教育肇始于19世 纪末的晚清,它是教育自 身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 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互相 碰撞、消化、吸收和影响 的结果。民国时期大学教 育的建设和布局,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学教育 的发展和壮大,为中国大 学教育的后续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1977年恢 复高考之后,中国高等教 育在对人类教育文化的兼 容并蓄中快速发展,形成 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全新格 局。今天的中国,要以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思 想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为灵魂,提高高等 教育水平,建立完善的大 学教育和大学文化体系,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而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
何小刚,1959年生,安徽宿松人。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1982年、199C)年、2005年先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农业工程大学,并分别获历史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安徽师大历史系。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讲授《中国近现代史》《唐诗宋词欣赏》《社会学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桥牌与社会》《民国人物评论》等课程。近年,在《光明日报》及一些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桥牌与社会》《职业教育研究》《环境管理学》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大学精神 第一节 古代中国大学教育的理念 一、为政以德 二、治国以礼 三、人能弘道 第二节 古代中国大学教育的特色 一、绘事后素 二、援仁入礼 三、以孝为本 第三节 古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反思 一、德礼飨神 二、神道设教 三、天人相与 第二章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 第一节 废科举、立大学 一、近代中国大学的起源 二、近代中国大学的建制演变 三、近代中国大学的本土化构建 四、近代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五、近代中国大学的教授治校 第二节 学术建国民族独立 一、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二、国家主义与爱国主义 三、永恒的“联大精神” 四、精彩纷呈的校训 五、大学校长的人格力量 第三章 新中国的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大学教育 二、为革命战争培养人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学教育的特色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 一、建立社会主义大学教育制度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大学教育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 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学教育 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中的“德”文化 第一节 “德”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当代意义 一、“德”文化的形成 二、“德”文化的演变及教育目标 三、“德”文化的内涵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第二节 “德”文化遵循的当代之“道”和价值观变革 一、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价值观变革 三、“德”文化重塑及其世界意义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