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山河犹存(燃烧的中国魂上下)

山河犹存(燃烧的中国魂上下)

  • 字数: 585
  • 出版社: 天津人民
  • 作者: (日)陈舜臣|责编:章赪|译者:佟凡
  • 商品条码: 978720116863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8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四年前的战争”是指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佩孚等直系军阀就此没落。 郭松龄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在北京陆军大学深造,后来回到东北当上了东北陆军讲武堂的教师,张学良是他的学生。 在张作霖统领的奉系军阀中,杨宇霆等一批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过学的人们作威作福。因为张作霖的后台是日本,所以留学日本的人们权势很大。郭松龄这样没有在日本留过学的人与他们形成了对立。 当时民族主义思潮已经渗透进军阀领袖中,人们不希望奉系军阀成为日本的傀儡。 郭松龄在年轻的张学良手下担任副手。但是在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他宣布:“张作霖下野”“拥立张学良”“处分杨宇霆”。 郭松龄率领军队来到关外。他呼吁铲除日本的傀儡张作霖和亲日派杨宇霆,拥立张学良为盟主建立民族主义政权。可就连张学良也无法响应他。 如果郭松龄率军突然袭击奉天打倒张作霖,日本就会失去珍贵的傀儡,所以他们出面干预了此事。不光是发出了警告,还命令朝鲜师团进入了东北。 因为日军的干预,郭松龄部的前进受到了阻碍。张作霖趁此机会摆好架势出动了军队,将郭松龄部包围在巨流河并将其彻底击败。郭松龄和夫人一同被捕遭到枪杀。 也有传言说张学良和郭松龄是一伙的。因为郭松龄宣称拥立张学良,所以有这样的传言也不无道理。 世航想知道张学良是否真的同意郭松龄的主张。郭松龄认为奉天政权应该摆脱日本的控制。 如果张学良同意他的主张,就可以说距离中国人民盼望的全国统一又近了一步。也许日本会向对待郭松龄那样妨碍中国的统一,不过只要总帅张学良表示出不屈服的态度,就可以克服困难。\\\\\\\\\\\\\\\"
作者简介
\\\\\\\\\\\\\\\"陈舜臣(1924~2015) 著名华裔日本作家,生于日本神户市。在日本的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他通晓汉语、英语、日语、印度语、波斯语五种语言,作品常呈现无国界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多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历史》《太平天国兴亡录》《三国史秘本》等。 \\\\\\\\\\\\\\\"
精彩导读
\\\\\\\\\\\\\\\" 王希天在留学生之中很有名,他是个热心肠的基督徒,而且为人仗义。他从名古屋八高毕业后没有进入日本的大学,而是决定前往美国。但这趟美国之行拖了两年之久,也是因为他为人仗义。 日本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利,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构成日本经济实力的要素中,廉价劳动力仍占据重要位置:与欧美各国相比,日本的人力费用低,也因此才能与发达国家竞争。日本的王牌在于可以迅速动员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来源就是近在咫尺的朝鲜和中国。“一战”结束后,日本经济没能保持景气状态,陷入了萧条。于是,日本便想利用这张王牌摆脱困境。由于制造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大量朝鲜和中国的劳工涌入日本。这些劳工为日本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也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占优。 但另一方面,劳工不可避免地受到压迫:因为可以轻易招到廉价劳动力,劳工的工资一直没有提高;不仅如此,失业人数也开始增加。前几年,日本政府以明治三十二年的敕令为借口,向中国劳工发出了驱逐令。那时,留学生站在了反对的最前列,而反对驱逐令运动的中心人物正是王希天。他从八高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可以自由利用时间,因而能够专注于反对运动。他没有一味地煽动反对声浪,而是利用日本的弱点,制定了有效的战略,促成了与外务省官僚面对面的谈判,并最终使日本政府撤回了驱逐令。 当时,王希天表示要召集各国政府,公开事情经过,这让日本外务省狼狈不堪。日本发出驱逐令的借口是“异族劳动者大量流入会造成社会紧张”,这一借口也可以被美国原封不动地套在日本移民身上。日本在发布驱逐令的同时也正在强烈反对美国对日本移民的排斥和限制,其武器就是人道主义。如果日本驱逐中国劳工的消息被报道出来的话,这个武器就会失去效用。王希天打算去美国留学就是为了以后能活跃在外交领域,所以他平时就十分关心国际问题,学习各种知识。他深知反对驱逐移民是日本重要的外交课题,因此做出了要大肆宣扬日本自身拒绝移民这件事的姿态。\\\\\\\\\\\\\\\"
目录
\\\\\\\\\\\\\\\"双烟馆 希天失踪 两封信 腊月往来 秘 色 羊城六月 雷芽山人 香港 · 台湾 · 上海 南海圣境 同登彼岸 相反世界中的人们 新浪潮 五千日元始末 秋日的送别 年年岁岁 星 落 看不见的影子 上林湖畔 上海巡游 三个焦点 巫山梦 北 京 杏花村 大樟溪畔 浮 云 再会之日 战火波及上海 血 战 停 战 终有一日 后记 名家品读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