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诠释与时代价值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诠释与时代价值

  • 字数: 26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绍梁|
  • 商品条码: 97875227416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观照现实的重要切入口。劳 动与自由是否兼容?现代劳 动异化的根源是什么?我们 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劳动价值 观?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又如 何联动实践?本书以现实关 怀为指引,从“劳动与存在 论”“劳动与辩证法”“劳动与 幸福观”“劳动与中国现实” 出发对这些问题给予了回应 。本书提出并论证了诸多核 心命题,如“劳动是感性的 对象性活动”“抽象劳动支配 和统治具体劳动是现代劳动 的本质矛盾”“劳动幸福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 继承和发展”,以及“劳动是 理解新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 钥匙”等。本书是马克思劳 动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 于推进劳动的理论与实践研 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绍梁,1992年生,中共党员,安徽安庆人,哲学博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劳动哲学、《资本论》及其手稿。围绕“劳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若干项。
目录
第一篇 劳动与存在论 第一章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存在论澄明 第一节 劳动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 第二节 劳动是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 劳动确证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第二章 鲍德里亚误解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存在论根源 第一节 何为“劳动—生产之镜 第二节 鲍德里亚缘何误解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第三节 象征交换:用“暴死”对抗劳动的抽象化 第三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思想流变与劳动意蕴 第一节 哲学共产主义:感性辩证法与异化劳动的扬弃 第二节 “哲学—科学”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劳动分工的消灭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自由劳动的生成 第二篇 劳动与辩证法 第四章 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思想的逻辑发展 第一节 “劳动的消极性”与激进的青年黑格尔 第二节 劳动辩证法在主奴关系中的形成 第三节 个体劳动与社会劳动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 第一节 否定性辩证法: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第二节 理性辩证法与“抽象的精神劳动” 第三节 感性辩证法: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本质差异 第六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总体性阐释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出场”与“在场” 第二节 重新阐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第三节 “资本—劳动”权力关系的交互运动 第三篇 劳动与幸福观 第七章 劳动幸福论的时代价值与理论界限 第一节 劳动幸福论与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重构 第二节 劳动幸福论面临的两大诘难及其回应 第三节 新工人阶级的圣经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幽灵 第八章 “劳动幸福”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第一节 劳动创造人:“劳动幸福”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劳动幸福概念的存在论澄明 第三节 劳动二重性与保障劳动幸福权 第九章 “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何以可能 第一节 劳动成为享受的价值意蕴 第二节 劳动成为享受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 如何让劳动成为一种享受 第四篇 劳动与中国现实 第十章 劳动是理解新中国70多年辉煌成就的钥匙 第一节 调动劳动积极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法宝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 第三节 改革开放40多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劳动的积极性 第十一章 “劳动扶贫”新理念与中国特色扶贫道路探索 第一节 农村经营主体的资本化与新型合作社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劳动—生产”在扶贫实践中的交合与分异 第三节 “劳动扶贫”新理念的现实展开与体系建构 第十二章 深入“劳动现场”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劳动现场”概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