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利益联结到社会重建(乡村社会组织化何以可能)

从利益联结到社会重建(乡村社会组织化何以可能)

  • 字数: 21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马良灿|
  • 商品条码: 97875227435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经济社会学层 面,以“从利益联结到社会 重建”为主线,对“乡村社会 组织化何以可能”这一事关 乡村振兴社会基础建设的核 心问题进行了解答。作为深 嵌在社会关系结构中的新经 济形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品 格,其发展壮大将推动形成 新型乡村利益共同体,并从 组织、经济、社会与秩序等 层面实现乡村社会组织化, 重建村落社会。发展壮大新 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是 实现乡村社会组织化和重建 村落社会的过程。
作者简介
马良灿,回族,社会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三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才计划特聘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与成果鉴定专家,从事农村社会学相关领域研究。已出版专著3部,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青年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2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的学术回应与反思 第一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涵的学理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的发展困境 第三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与组织运作机制 第四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 小结 第二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及其社会品格 第一节 何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第二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双重属性 第三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合作经济与精英经济的类型比较 小结 第三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的发展变迁与政策演进 第一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的发展变迁 第二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的政策演化 小结 第四章 乡村社会组织化的演化逻辑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复兴 第一节 乡村社会组织化的演化轨迹 第二节 实现乡村社会组织化的意义追寻 第三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何以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 小结 第五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面临的发展困境 第一节 “空巢化”的社会存在形态 第二节 社区组织效能弱化 第三节 农民与村集体的弱联结 第四节 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的“塘约经验” 第一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复兴 第二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组织振兴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组织化 小结 第七章 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在地化实践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组织联动与复合式乡村组织体系师际东公建构 第二节 村党支部核心引领与支部书记能人带动 第三节 多元利益联结打造新型乡村利益共同体 第四节 社会整合与村落共同体重建 小结 第八章 田西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村落社区重建 第一节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立 第二节 多种路径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第三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村落社区重建 小结 第九章 以“寨管家”助推乡村社会组织化的“湄潭经验” 第一节 湄潭县“寨管家”社区治理的演化过程 第二节 “寨管家”运行模式及其自治功能 第三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确保“寨管家”持续运行 小结 第十章 新型复合式乡村组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当前乡村组织体系的实存状态与运行困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