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田野实践中发现社会

在田野实践中发现社会

  • 字数: 21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陈文超|
  • 商品条码: 97875228387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强调大学生要开展 有社会价值的实践活动,秉 持“从实求知”的原则,运用 田野调查方法,按照田野实 践要求进行田野实践活动选 题、田野实践方案设计、田 野实践行前准备、田野实践 资料收集、田野实践资料整 理分析、田野实践报告撰写 、田野实践活动推介等,进 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逻辑 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形塑 社会担当理念和人文关怀素 养,达致实践育人的目标。
作者简介
陈文超,1982年生,湖北襄阳人,社会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社会 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经济社会学、组 织社会学与社会政策分析。
目录
做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界定及育人机制 三 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动主体 四 从实求知的社会实践路径建构 五 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成省子实老高活动的流程 六 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案例 关系网络运作:贫困山村经济组织的成长——基于黔西北路村的调查分析 一 问题与背景 二 关系网络与乡土社会 三 铺展关系网络 四 关系网络的“内外有别” 五 关系网络的立体化 六 结论与讨论 农业产业化对留守老人生计的影响——基于中部地区某村庄树莓产业的经验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留守老人参与树莓产业的路径 三 留守老人在树莓产业中的角色扮演 四 留守老人参与产业化的结果 五 结论与讨论 农村贫困家庭的多维表达及精准识别——基于豫中三村的经验分析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与个案 三 农村家庭贫困的制度表达 四 农民贫困家庭的社区表达 五 农村贫困家庭的自我表达 六 结论与讨论 精准扶贫与农户发展——基于鄂东县三镇的经验分析 一 导论 二 精准扶贫的对象与精准扶贫制度的受益群体 三 精准扶贫与农户生活 四 农户生活与精准扶贫的制度困境 五 结论与讨论 城中村改造后租户的居住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三 城中村租户的应对策略 四 对城中村租户的住房排斥 五 结论与讨论 “双轨制”模式中乡村治理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天镇、渭源两县光伏扶贫实践的经验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路径 二 研究方法与案例概述 三 乡村社会“单向度”治理的经验呈现 四 乡村社会治理的“双轨”转向与具体实践 五 双轨模式下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互动关系模式建构 六 结论与讨论 情境性支持:抗疫志愿者心理创伤修复的新视角 一 概念界定、资料来源与样本描述 二 抗疫志愿者的心理创伤程度及表征 三 志愿者的情境性支持状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