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歌叙事语篇高级概念整合研究

诗歌叙事语篇高级概念整合研究

  • 字数: 347
  • 出版社: 南京大学
  • 作者: 李昌标
  • 商品条码: 97873052838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对诗歌叙事语篇(指含有少量叙事、多量叙事或者纯叙事等不同叙事尺度的诗歌语篇)整体层面上的高级概念整合展开系统研究,聚焦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构建新的概念整合模式,从一个新的角度说明诗歌叙事语篇整体层面上高级概念整合的特点,从而发展特纳的高级概念语篇整合理论。二是探讨诗歌叙事语篇的不同认知维度与高级概念整合有何关联,如何从不同认知维度切入,对各种诗歌语篇进行整合解读。有鉴于此,本研究提炼四位中西著名诗人王维、杜甫、希尼、弗罗斯特的诗歌叙事认知维度,提出基于不同心理输入空间或心理网的“读者引领的主体间‘自洽’三认知环节高级概念整合模式”(简称“主体间‘自洽’高级整合模式”),从新的角度揭示读者认知主体在诗歌叙事语篇整体层面的高级概念整合过程。通过基于本研究所建构的新模式的诗歌叙事语篇整体层面上的系统整合分析,研究发现,该模式重组的三个认知环节易操作、可复制、较实用,对不同种类诗歌叙事语篇的认知解读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书通过强调主体间“自洽”的重要性,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诗歌叙事认知特色与语篇层面高级概念整合的关联,以期对以往的概念整合和高级整合研究形成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为其他体裁语篇整体上的高级概念整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宁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文体学研究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校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在《现代外语》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浙江省第三届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文体学。
目录
第一章绪论1.1诗歌叙事语篇的概念范畴1.2诗歌叙事的认知研究1.3研究目的、方法和基本结构1.4本章小结第二章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过程2.1源头:概念隐喻2.2雏形:空间映射2.3形成:概念整合2.4最新发展:语篇层面的高级整合网络2.5本章小结第三章诗歌叙事语篇主体间“自洽”高级整合模式3.1读者引领的主体间“自洽”整合过程3.2主体间“自洽”双域高级网络整合3.3主体间“自洽”多域高级网络整合3.4本章小结第四章诗歌叙事语篇双域高级网络整合4.1主体维度的双域高级网络4.2时间维度的双域高级网络4.3空间维度的双域高级网络4.4因果关系维度的双域高级网络4.5唐诗中“景-事-抒议”要素维度的双域高级网络4.6隐喻推进维度的双域高级网络4.7本章小结第五章诗歌叙事语篇一个心理网的多域高级网络整合5.1平行型多域高级网络5.2总叙-平行分叙型多域高级网络5.3循环型多域高级网络5.4隐喻推进维度的一个心理网多域高级整合5.5本章小结第六章诗歌叙事语篇两个多个心理网的高级网络整合6.1复合型高级网络6.2分合型高级网络6.4隐喻推进维度的两个多个心理网多域高级整合6.5本章小结第七章结语7.1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发现7.2不足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诗歌语料来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