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吕氏春秋》“以生为本”思想研究

《吕氏春秋》“以生为本”思想研究

  • 字数: 350
  • 出版社: 巴蜀
  • 作者: 许亮|总主编:吉宏忠//袁志鸿//盖建民//罗中枢//姚乐野
  • 商品条码: 97875531219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 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 的学术巨著。本书以《吕 氏春秋》“以生为本”思想 为研究对象,按照“本生 论”“贵生论”“重生论”“养 生论”的逻辑结构深入研 究了《吕氏春秋》生命哲 学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时代 价值。这一理论主张以人 的生命为本,把生命的存 在看作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强调在认识生命本质的 基础上珍贵和重视人的生 命,强调通过“节性”“适 欲”等途径通达性命之情 ,强调通过对全性之道、 贵生之术、养生之方的实 践来达到长生尽数、天全 神和的生命境界。 本书建构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生命哲学理论,有 利于中华生命文化的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 于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 史、道家道教哲学研究都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许亮,男,山西人,1983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在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2013-2015年),研究方向为国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信息哲学、阅读学等,在《博览群书》《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图书馆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出版《道德经——学生国学经典读本》1部。
目录
序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三 当前研究中的不足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吕不韦其人与《吕氏春秋》其书 第一节 吕不韦其人 一 吕不韦生平简介 二 《吕氏春秋》主要编撰者考辨 三 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的主要目的 第二节 《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主要内容及思想倾向 一 《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及过程、主要内容及结构 二 《吕氏春秋》的思想倾向及学派归属 小结 第二章 先秦文献中的“生”与《吕氏春秋》“以生为本”思想 第一节 “生”的词源及含义发展演变 一 “生”字词源考 二 “五经”中“生”的含义及其发展演变 三 先秦道家主要文献中“生”的思想与《吕氏春秋》的关系 四 先秦儒家主要文献中“生”的思想与《吕氏春秋》的关系 第二节《吕氏春秋》“以生为本”思想定位 一 《吕氏春秋》“以生为本”思想定位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二 《吕氏春秋》“以生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学术渊源 第三节 《吕氏春秋》“以生为本”思想的逻辑结构 一 本生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生” 二 贵生论:价值论意义上的“生” 三 重生论:人生论意义上的“生” 四 养生论:方法论意义上的“生” 小结 第三章 本生论:以生命为本 第一节 本生之源 一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 二 庄子“以生为本”的思想 三 文子“人之所生者本也”的思想 四 先秦儒家的“本身”与“生之本”思想 第二节 本生之义 一天始生,人养成 二 “生,性也” 三 性者,万物之本 四 全性之道与全德之人 第三节 本生之意 一 天全与神和 二 精通天地,神覆宇宙 第四节 “本生”与“本身” 一 为国之本.在于为身 二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小结 第四章 贵生论:天下莫贵于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