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卫星通信系统(第6版)

卫星通信系统(第6版)

  • 字数: 910
  • 出版社: 国防工业
  • 作者: GéRARD MARAL,MICHEL BOUSQUET,ZHILI SUN|译者:孙晨华
  • 商品条码: 9787118131512
  • 版次: 1
  • 页数: 72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书包含了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网络体系结构以及服务和应用新需求有关的最新进展情况。书中涵盖了最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和技术,并研究了通信和网络技术、概念、方法和算法的相关专题。本版新增的信息包括了宽带卫星系统的互联、Ka频段覆盖增强技术、GEO高通量卫星(HTS)、LEO星座以及支持当前新的宽带互联网服务的潜力以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作者提供了数字通信系统和宽带网络的详细信息,以便为高级研究人员和专业工程师提供权威参考。
作者简介
孙晨华,女,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卫星通信领域首席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所副总工程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长期从事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和新产品研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励10多项,取得近20余项专利,发布文章20余篇,专著1部。目前从事新一代卫星通系统、天基信息网络、天地一体化网络等研究设计工作。
目录
全书章节、主要标题致谢缩略语记号1. 引言1.1卫星通信的诞生1.2卫星通信的发展1.3卫星通信系统的配置1.4轨道类型1.5无线电规则1.6技术发展趋势1.7服务1.8展望2. 轨道及相关问题2.1开普勒轨道2.2可用于卫星通信的轨道2.3轨道的摄动2.4结论3. 基带数字信号、数据包网络与服务质量(QoS)3.1基带信号3.2性能目标3.3可用性目标3.4延迟3.5 IP数据包传输服务质量(QoS)与网络性能3.6结论4. 数字通信技术4.1基带格式化4.2数字调制4.3信道编码4.4信道编码与功率-带宽权衡4.5编码调制4.6端对端差错控制4.7卫星数字视频广播(DVB-S)4.8第二代DVB-S2(DVB-S2)4.9 DVB-S2X的新特性4.10结论5. 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与总体链路性能;星间链路5.1链路配置5.2天线参数5.3辐射功率5.4接收信号功率5.5接收机输入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5.6单链路性能5.7大气影响5.8如何减轻大气引起的损失5.9透明转发型卫星链路的总体链路性能5.10信号再生型卫星链路的总体链路性能5.11多波束天线覆盖与单波束天线覆盖的链路性能对比5.12星间链路性能6. 多址接入6.1分层数据传输6.2流量参数6.3流量路由6.4接入技术6.5频分多址(FDMA)6.6时分多址(TDMA)6.7码分多址(CDMA)6.8固定分配与按需分配6.9随机多址6.10结论7. 卫星网络7.1网络的参考模型与协议7.2卫星网络的参考架构7.3卫星网络的基本特征7.4星上连接7.5星间链路连接7.6卫星广播网络7.7宽带卫星网络7.8传输控制协议7.9卫星网络上的IPv67.10结论8. 地面站8.1地面站系统8.2射频特征8.3天线子系统8.4射频子系统8.5通信子系统8.6网络接口子系统8.7监管与控制;辅助设备8.8结论9. 通信有效载荷9.1有效载荷的任务与特征9.2透明转发器9.3再生转发器9.4多波束天线载荷9.5可重构载荷简介9.6固态设备技术9.7天线覆盖范围9.8天线特征9.9结论10. 卫星平台10.1子系统10.2姿态控制10.3推进子系统10.4电力供应10.5遥测跟踪与指控(TTC)和星载数据处理(OBDH)10.6热控制与结构10.7发展趋势11. 卫星部署与运载火箭11.1轨道部署11.2运载火箭12. 太空环境12.1真空12.2机械环境12.3辐射12.4高能粒子流12.5卫星部署过程中的环境13. 卫星通信系统的可用性与可靠性13.1可靠性简介13.2卫星系统可用性13.3子系统可靠性13.4组件可靠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