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这里是延安——中国共产党对外如何讲好革命故事?

这里是延安——中国共产党对外如何讲好革命故事?

  • 字数: 305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王纪刚 著
  • 商品条码: 9787010199740
  • 版次: 1
  • 页数: 40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4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托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面向外国记者、外国友人、驻延美军观察组人士等宣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风貌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产生了非凡的效果。选题以“这里是延安”为题,重点展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的伟大实践,以权威党史文献资料为本,并通过中共中央文件、领袖著作、领袖年谱等历史记录,通过延安时期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真实回忆,特别是通过在延安访问或考察的外国记者、外籍友人、驻延美军观察组成员等的记述,以“第三只眼睛”的独特视角,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对外“讲好中国革命故事”、如何对外“讲好中国革命故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对今天的现实启示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述。
作者简介
王纪刚,1966年生,现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纪委书记、研究员。近年来,围绕延安时期的对外宣传、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等专题,先后在《光明日报》《新闻与传播研究》《对外传播》《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分别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延安大学校》《延安风尚》《延安1938》等著作,参与编写《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其中《延安大学校》《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分别被评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延安风尚》被陕西省委宣传部推荐为党员干部学习基本书目。
目录
引子:“谁,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他们在延安找到了答案 1.“把真理告诉全世界”:“首先建立对外宣传机关” 2.“没有报纸便不好办事”:延安《解放日报》的对外宣传 3.国统区里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就是“共产党的嘴巴” 4.“万众瞩目清凉山”:延安时期的新华社 5.红色电波: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6.延安创办的外文刊物:《中国通讯》 7.“世界语要和全中国全世界英勇反抗者的心弦共鸣”:延安也有世界语 8.“宣传出去,争取过来”:地位特殊的延安交际处 9. 斯诺:第一个到陕北的外国记者(上) 10.斯诺:第一个到陕北的外国记者(下) 11.海伦?斯诺:在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 12.史沫特莱:跟随八路军转战的“洋”记者 13.乔治?海德姆:延安的“马海德大夫” 14.詹姆斯·贝特兰:采访毛泽东的首位英国记者 15.波斯哈德:“共产党点燃了许多中国青年的希望” 16.卡尔逊:延安来了个美国兵 17.白求恩: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18.世界学联代表团:在延安的快乐日子 19.林迈可:晋察冀根据地的印象 20.印度援华医疗队:中印人民的友好使者 21.卡尔曼:将延安的真实情况介绍给苏联人民 22.斯特朗:“中国人民的宣传家” 23.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走向新生的日本兵 24.白修德:“毛泽东的人格支配着整个延安” 25.林迈克:延安聘来的“洋”顾问 26.“突破封锁访延安”: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上) 27.“突破封锁访延安”: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下) 28.“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美军观察组在延安(上) 29.“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美军观察组在延安(下) 30.范长江:到延安了解共产党 31.卫立煌将军在延安 32.邓宝珊将军在延安 33.梁漱溟:在延安与毛泽东夜话 34.赵超构:延安是“新社会的试验区” 35.黄炎培:与毛泽东的“窑洞对” 36.陈嘉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后记:“延安经验种下了毛泽东胜利的种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