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文名篇心解

古文名篇心解

  • 字数: 185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郭英德|
  • 商品条码: 97871011625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遴选古代的名人名 篇,偏重于还原作者的生活 情境,解读作者的内心世界 ,从而照见作者文字中的种 种情状,或家国情怀,或款 款深情,或针砭时弊……作 者通过包含感情、晓畅的文 字,借助篇篇美文,带我们 走进古人的情理世界。
作者简介
郭英德,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筹)副会长等。曾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亚洲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访问教授或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2000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文学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明清传奇史》《优孟衣冠与酒神祭祀——中西戏剧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等28部,主编《多维视角——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立体建构》《中国散文通史》等。曾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等。
目录
序 古文如何心解 人性篇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借传设寓 别有寄托 “养树”与“养人” 顺木之天 “大公至正之道”——读曾巩《书魏郑公传》 读书笔记 阅史有感 如实记载 焚稿者之非 诚信持已 “快哉”源于“自得”——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快哉亭 以描写为叙事 议论生情 “自得”之说 以适意为悦 人情篇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春禊习俗 兰亭诗与序 哀乐未忘 向死而生 将有感于斯文 “不悲者无穷期矣”——读韩愈《祭十二郎文》 对生与死的品味 在死而生 往事不堪回首 寿者不可知 言有穷而情无终 家庭的温馨与女性的柔情——读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老屋的兴衰 重振家业的责任 女性的柔情 灵魂栖息之地 故乡情怀 人品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读韩愈《师说》 说体文 抗颜而为师 为师者与从师者 为师与从师 论述策略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读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文以明道 仁者必有勇 君子之道 知者不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欧阳修《读李翱文》 言“忧”之作 读心之术 中怀自得 归重愤世 心怀天下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读苏轼《方山子传》 步真传神手 以笔勾取其形 气韵生动 孔颜乐处 精悍之色 人文篇 “绝境”原来是“梦境”——读陶渊明《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 因“忘”而“得” 虚实兼具 陶渊明的梦境 人文知识、史传笔法与游戏心态——读韩愈《毛颖传》 博物学知识 历史学知识 知识与类书 真良史才 游戏心态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读苏洵《六国论》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可为积威所劫 并力向西 地志知识、自然美景与人生境界——读姚鼐《登泰山记》随感 地志知识 考证助文 景物描写 人生选择 雪中泰山 人生篇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读柳宗元《钴坶潭西小丘记》 发现之美 创造之美 鉴赏之美 此文常在 人生无悔,其孰能讥——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生选择 极乎游之乐 其见愈奇 深思而慎取之 “造物不自以为功”——读苏轼《喜雨亭记》 求雨故事 天人感应 “神力”之源 心诚则灵 忧乐同民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读袁宏道《徐文长传》 奇人徐文长 奇人自得奇人赏 隔空对话 因奇(qi)而奇(ji) 由奇(ji)而奇(qi)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