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字数: 245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余绪鹏|
  • 商品条码: 97875766145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为我国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课体系的优化提供理 论支持。在思政课的教学过 程中,教育者的关键职责是 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 提升教育质量。从大学生角 度研究新时代思政课获得感 ,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需要理论、认知学习理论 为理论基石,有助于拓宽思 政课的研究视野,加深其深 度,为思政课的科学发展提 供有益启示。其次,本研究 致力于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理 论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我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 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 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大 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 的栋梁之材,研究他们在思 政课中的获得感有助于实现 对他们的思想引领,培养一 代又一代有志于为国家发展 贡献力量的优秀青年。再次 ,本研究有助于推动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学习论 的完善与发展。大学生是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受众 ,他们在思政课中的接受程 度和学习体验直接影响教学 成果。深入研究思政课获得 感,有助于从理论高度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认知 学习论,为提高思政课教学 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
余绪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校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担任华东交通大学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兼任江西首届省情研究特聘专家。主持并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为党政机关撰写多份研究报告。近些年来受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邀请为各级干部培训100余场。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二节 需要理论 第三节 学习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概念阐释 第一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本质特征 第四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哲学意蕴 第五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概念价值 第三章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状况 第一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具体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调查数据的交叉分析 第四节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阻碍因素 第一节 教学理念陈旧 第二节 教学机制不畅 第三节 课堂教学落后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更新教学理念 第二节 完善教学机制 第三节 优化课堂教学路径 第六章 增强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效果 第一节 有效融入的逻辑前提 第二节 有效融入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有效融入的方法审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未来已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挑战 第一节 生成式人工智能催生教育变革 第二节 AIGC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价值 第三节 AIGC带给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隐忧 第四节 AIGC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优化进路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